主體的確認
對有環境違法行為的個體工商戶(起字號的)的行政處罰,有的環保部門直接將其字號列為處罰相對人,也有的將業主列為處罰相對人,還有的是同時列明業主及字號。
同一處罰相對人有不同的列明方法只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個體工商戶的主體資格在認定上有爭議。
環境行政處罰進入訴訟程序,起訴主體是否適格顯得十分重要。正確認定相對人的主體資格,不僅是環保部門合法行使行政職責的前提和正確處理環境違法案件的基礎,同時也是保障相對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目前,《行政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中規定了公民、合伙企業、其他合伙組織、農村土地承包人、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其他組織等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明確賦予這些個人(組織)訴訟主體資格,對個體工商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
有關個體工商戶的主體資格問題,1986年頒布實施的《民法通則》將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及個人合伙一同規定在公民(自然人)一章中,顯然是將個體工商戶視為公民(自然人)來管理的,且法律未規定個體工商戶必須要起字號,也即是未賦予個體工商戶的字號主體資格。因此,在民事訴訟法律中也明確規定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及個體工商戶向法院起訴應當以個體名義進行,僅以其字號起訴是無法律依據的。同時,《解釋》第九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據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為當事人。有字號的,應在法律文書中注明登記的字號。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由此可以看出,個體工商戶的業主具備正當主體資格,字號只是其對外的一種稱謂而已,并不是適格主體。
在當前行政法律制度體系下,環保部門對個體工商戶進行處罰時應嚴格執行法律的規定,將業主列為相對人,有字號的注明其字號,無字號的直接列明業主即可。
工商行政處罰是現在對于個體戶的一種處罰制度,執行行政出發的時候一定要認清到底誰才是處罰主題的問題,才能進行正確的處罰,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愛在網上砸好的哦啊的熱摁釘工商行政處罰主體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到期如何清償
2021-02-17胎死腹中的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1-02-02醫療事故罪與醫療意外的界限是什么
2020-12-13新娘婚禮悔婚彩禮怎么辦
2020-12-30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投保率
2021-02-16土地承包的主體可以是誰
2020-12-27公房拆遷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1拆遷安置房,公攤面積多少合適
2021-01-19拆遷安置房的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1-02-17民宅開辦公司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