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關系與合伙關系如何區分
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及公民與其他組織之間借貸。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或法人組織之間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的民事法律關系。
一、據以研究的案例
齊某、王某系夫妻關系。王某于2010年1月20日、2010年1月23日向喬某出具借條兩張,記載:“借條今借喬某壹萬元整借款人:王某2010年1月20號”、“借條今借喬某人民幣捌仟元整借款人:王某2010年1月23號”。2010年4月30日,喬某與齊某、王某簽訂拆借資金合同,雙方約定齊某、王某向喬某借款200000元,借款期限為61天,自2010年4月30日至2010年6月30日止。喬某稱齊某、王某未在規定期限內還款,因此將齊某、王某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償還借款138000元,并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自2010年7月1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的利息。另外,要求120000元借款自2010年4月30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間的借款利息。
二被告則辯稱:原告與二被告不存在借貸關系。原告與被告王某系合伙關系,三張借條的所有錢都用到了合伙的建筑工程,雙方是投資關系,不是借貸關系,因此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二、審理結果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中,二被告辯稱原告與被告王某系合伙關系,但二被告提供的證據無法證明原告與被告王某存在合伙關系,原告也否認與被告王某存在合伙關系,因此根據現有證據本院無法認定原告與被告王某存在合伙關系。被告王某為原告出具的借條可以認定被告王某為借條的借款人。在拆借資金合同中,齊某、王某為借款方,可以認定齊某、王某為拆借資金合同的借款人。合法的民間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借款人亦應當履行還款義務。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故原告要求二被告償還借款138000元,理由正當,本院予以支持。對于喬某主張利息的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00條、第206條、第207條、第211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條之規定,判決被告齊某、王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共同償還原告喬某借款十二萬元,并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支付自2010年4月30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間的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自2010年7月1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的利息;被告齊某、王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7日內共同償還原告喬某借款一萬八千元;駁回原告喬某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宣判后,齊某、王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三、相關法律問題分析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一是喬某與王某是否存在合伙關系?二是兩個借條與一份拆借合同一并處理是否得當。具體分析如下:
(一)民間借貸和合伙關系如何區分
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及公民與其他組織之間借貸。民間借貸分為民間個人借貸活動和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關于民間借貸合同,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但利率不得超過人民銀行規定的相關利率,即不得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否則視為高利貸,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護。民間借貸法律關系的特征為:
1、民間借貸是公民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及公民和其他組織之間的借貸。
2、民間借貸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約行為。借貸雙方是否形成借貸關系以及借貸數額、借貸標的、借貸期限等取決于借貸雙方的書面或口頭協議。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
3、民間借貸合同關系成立的前提是借貸物的實際支付。借貸雙方間是否形成借貸關系,除對借款標的、數額、償還期限等內容意思表示一致外,還要求出借人將貨幣或其他有價證券交付給借款人,這樣借貸關系才算正式成立。
4、民間借貸的標的物必須是屬于出借人個人所有或擁有支配權的財產。不屬于出借人或出借人沒有支配權的財產形成的借貸關系無效,不受法律保護。
5、民間借貸可以有償,也可以無償,是否有償由借貸雙方約定。只有事先在書面或口頭協議中約定有償,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還本時支付利息。
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或法人組織之間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的民事法律關系。其特征為:
1、合伙協議是合伙得以成立的法律基礎。合伙協議是處理合伙人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的約定,僅具有對內的效力,即只約束合伙人。合伙協議是調整合伙關系、規范合伙人相互間的權利義務、處理合伙糾紛的基本法律依據,也是合伙得以成立的法律基礎,此即合伙的契約性。當然,合伙協議的訂立方式既可以是書面協議,也可以是口頭協議。如果合伙人之間未訂立書面形式的合伙協議,但合伙人之間事實上存在權利義務關系,進行了事實上的合伙營業,仍然視為合伙。
2、合伙須由全體合伙人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出資是合伙人的基本義務,也是其取得合伙人資格的前提。合伙出資的形式包括以現金、實物、土地使用權和知識產權等四種方式出資,還可以勞務、技術、管理經驗、商譽甚至以不作為的方式出資,只要其他合伙人同意即可。
3、共負盈虧,共擔風險,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合伙人既可按對合伙的出資比例分享合伙贏利,也可按合伙人約定的其他方式來分配合伙贏利,當合伙財產不足以清償合伙債務時,合伙人還需以其他個人財產來清償債務,即承擔無限責任,而且任何一個合伙人都有義務清償全部合伙債務,即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民間借貸與合伙是兩種不同的法律關系。本案中,原告喬某提供的兩張借條和一份資金拆借合同從法律要件上可以證明喬某與齊某、王某存在借貸關系。齊某、王某主張雙方不是借貸關系,不僅應證明與喬某存在合伙關系,還要證明其與喬某不存在借貸關系。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0條關于“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伙協議,但具備合伙的其他條件,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的口頭合伙協議或者有其他證據證明的,可以認定為合伙關系”的規定,齊某、王某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喬某與王某存在口頭合伙協議。即使王某與喬某存在合伙關系,也不妨礙雙方之間存在借貸關系。通過以上分析可以認為,喬某與齊某、王某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民間借貸關系,而不是合伙關系。
(二)三次借款的并案處理程序是否合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的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因此喬某向齊某、王某二人主張權利,于法有據。
喬某在訴訟中向齊某、王某一并主張138000元借款,因齊某與王某系夫妻關系,在與喬某無特殊約定的情況下,二人對喬某均應承擔借款償還責任。三次借款均為民間借貸法律關系,雖然借款時間不同,但主體、客體一致,故喬某在一起案件中起訴齊某、王某一并償還借款并無不妥。(北京密云區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可以同時質押嗎
2021-03-23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2021-01-12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申請勞動仲裁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3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