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的證明責任分配
不當得利的“沒有法律上的原因”、“一方獲利”、“使他方利益受損”權利發生要件,應由不當得利債權人承擔證明責任。
我國民事訴訟法中證明責任分配的一般規則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了“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舉證責任分配規則。根據此條規定,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對自己主張的事實,有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這一規則對民事訴訟主要當事人提出如下要求:第一,原告對自己的事實主張應提供證據。原告起訴必然提出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并且需要對其根據的事實主張提出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第二,被告對自己的事實主張應提供證據。被告在應訴、答辯過程中,可能對原告的事實主張進行承認或否認,或者提出反訴。被告應當以提出一定的事實主張為依據,使否認或反訴成立。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規定》第2條規定既是對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進一步闡述,也是法律要件分類說的法律再現。該條規定的是證明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在訴訟實踐中,除非在法律中另有規定,民事訴訟應依據該原則來分配證明責任。
不當得利訴訟的證明責任分配
不當得利的“一方獲利”、“使他方利益受損”兩個要件屬于權利發生要件,應由不當得利債權人承擔證明責任這一點在理論實務界都是毫無爭議的。而有關不當得利的證明責任分配的難點問題集中在“沒有法律上的原因”這一點上。“沒有法律上的原因”作為一個消極事實,其是否可以定性為請求權發生要件,需要我們從實體法出發,進行綜合分析。根據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立法者是將“沒有法律上的原因”作為不當得利成立的前提條件的,其立法理由是如果沒有法律上的原因獲得利益而不返還,是與事理相違背的。這一立法的精神和宗旨是為了控制財產利益變動的合理性。如果確定為沒有法律上的原因的財產變動,就沒有保護的必要。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財產的占有人如果隨時都會遭到他人對其財產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原因的質疑,無疑會給財產權的安定性造成威脅。也就是說,現在權利的所有人在財產變動原因合理性被推翻之前,應當可以充分信賴法律對他的保護。這是一種對財產的安定性的保障。因此,筆-者認為“沒有法律上的原因”應該歸于不當得利請求權的發生要件。
按照證明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規范理論),主張權利的一方就對其有利的權利發生要件負有證明責任。因此,不當得利的請求權人,應對“沒有法律上的原因”這一要件承擔證明責任。而這一觀點的反對者們提出的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法律上的原因”屬于消極事實,依照證明責任的消極事實學說,為消極的事實陳述的人,不負證明責任。依照**貝克的規范說的理論,如果消極事實在實體法規范中是作為權利發生要件而存在的,應該由主張該權利發生的一方承擔舉證責任。至于一般認為消極事實舉證困難的問題,**貝克提出反駁,他認為沒有發生的事實,不能直接予以證明,而只是從中推導出,覺察出某個事情,但若在事實存在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察覺到的,或者未察覺到某個事情,但若在事實存在的情況下是可以覺察到的。事實上,一個否定只能以該方式予以證明;但是,盡管如此,這一證明的困難也并不那么大。因為根據經驗,對存在事實的證明,往往也只是以間接的方式進行的,且對存在一事實的證明與對不存在一事實的證明同樣困難。此外,對表明是肯定的情況的駁斥構成對否定的證明。在任何情況下,證明困難并非證明的不可能,不得改變我們的證明責任原則。
就不當得利“沒有法律上的原因”要件應當由主張不當得利的債權人負證明責任,同時也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形。在給付型的不當得利中,無論是自始的還是嗣后的無目的,除了事件,給付人都有給付的原始目的,客觀上說,給付都是有初始原因的。在傳統民法理論中,行為人明知無給付財產義務而為給付的情形是不屬于不當得利的范疇的。沒有法律上的原因或者沒有合法根據則是法律對受益人的受益是否為法律所定利益的歸屬的后續評價,而并非指原告沒有任何初始的給付原因或目的。原告通常親歷或了解給付不當得利中財產發生移轉的原因,以及移轉原因消失的法律事實,并認為被告受益無合法根據。原告對被告占有現狀的否定評價是建立在否定自身移轉財產行為的基礎上的,因此原告應更有能力對自身的移轉財產行為提供證據。這是不當得利證明責任的一般理論,不同類型的不當得利個案中,還可能存在若干個例外情形。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料。綜上所述,不當得利的類型比較復雜,但都會涉及到他人受損自己得利及不當的的獲利方式和渠道。這就是構成不當得利條件的基本條件,一旦己方被他人通過這種方式進行了利益的損害,可依法進行訴訟一維護自身利益。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4201201910141636
湖北維思德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廈門大學,良好的法律功底,嚴謹求實的態度,把每一個委托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全力以赴。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改制后的工齡怎么算
2020-11-23樓上空調外機聲音大算不算擾民
2020-11-26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1-01-18房屋拆遷安置合同條款具有可撤銷的法定情形嗎
2020-12-27房屋拆遷產權置換形式
2021-03-04宅基地拆遷補償程序有哪些
2020-12-12拆遷安置房到否能夠進行買賣
2021-03-11企業拆遷中律師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2021-02-06外地人買的城中村房屋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