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偽證
民事訴訟中的偽證,是指訴訟當事人及其訴訟參與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在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為達到有利于己方(或一方)獲得非法權益、免除應盡義務,或損害對方(另一方)民事權益、加重對方義務的目的,故意制造和提供虛假的證據材料;或在人民法院收集、調查證據時,故意提供的虛假材料。偽證是內容與客觀事實不符或相反的證據。而制造、提供偽證則是一種訴訟違法行為。偽證行為從主體上說,要有制造、提供偽證的人;主觀上講,行為人必須出于故意;客觀上必須是行為人實施了制造、提供偽證的行為;客體上必須是妨礙了民事訴訟和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偽證行為的主體、主觀、客體、客觀諸方面必須齊備,欠缺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構成偽證行為。
二、偽證罪的嚴重后果是怎樣的
偽證罪是一種很古老的罪名,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和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它對于國家正常的司法秩序以及當事人的人身權利都有嚴重的危害,所以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統治者都對它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但是,國內外對于偽證罪的規定是不同的,就是在同一個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規定也不同。
三、民事訴訟作偽證的法律責任
民事偽證有罪指的是在民事訴訟中,偽證者觸犯了刑法307條的幫助偽造證據罪或妨害作證罪等。
刑法307條規定: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妨害作證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條法律外延廣闊無限,幾乎為開放性法律條款,可用于制裁民事訴訟中任何形式的偽證行為。
通常人們所說的民事偽證罪主要就是指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的罪名。不少法院已依據刑法307條成功地定罪了民事偽證嫌疑犯。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于行政處罰作偽證的法律后果的一些相關材料。通過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知道證據無論是對于原告還是被告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我們國家也是非常重視的。當我們在訴訟中遇到作偽證的情況是可以舉報的,法律就會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處分的。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賠償
2020-12-29法官的審判受政府監督嗎
2020-11-18涉外結婚必須公證嗎
2021-02-10著作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
2020-12-08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不可撤銷的反擔保函是如何的
2021-03-20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