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取得對應的取得方式是繼受取得,繼受取得是基于他人有效的意思表示的取得,
而善意取得,雖有意思表示,但一般為無權處分人的意思表示,其意思表示的效力不能產生物權變動的效力,進而,為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規定善意第三人善意取得物權。第三人取得物權是基于法律的規定,而不是無權處分人的意思表示,所以為原始取得
善意取得應該符合的條件:
(一)出讓人無權處分;
(二)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第三人必須是善意的。善意一詞是拉丁文bonafides來的,亦稱不知情,指不知存在足以影響法律效力的事實的主觀狀態。我們這里所說的善意是指第三人不知道占有人系非法轉讓。
善意取得,是第三人不知并不應知轉讓人是非法轉讓,一般是誤信其為所有人或其他有處分權的人。例如,錯誤地認為動產的承租人、借用人、受寄人、運送人是所有人或其他有處分權的人,并且依轉讓物當時的環境,他也不應知道占有人系非法轉讓,如果是對讓與人的行為能力、代理權的范圍、意思表示的瑕疵發生誤解,不受善意取得的保護。
第三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這里的善意,是指取得標的物的第三人不知道或者不應當知道占有人為非法轉讓。這里不僅不要求第三人有出讓人有權處分的確信,而且是推定任何參加交易的第三人都具有這種善意。物權法對這種善意的保護,是公信原則的體現。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惡意第三人。惡意就是第三人依當時的情況知道或應當知道轉讓人無讓與的權利。即根據當時的環境,依交易的一般情況,可以得出讓與人無權讓與的結論,則第三人應視為惡意。例如第三人以不正常的低價購買物品,如無相反的證據,應認為是惡意。
(三)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四)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善意取得是一種原始取得,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是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所有權人可以要求無權處分人予以賠償,善意取得必須以合理的價格進行轉讓。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農民工維權討薪技巧2020
2020-12-05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依照“城市”還是“農村”
2020-12-14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