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金的領取,是不固定的。應該本著,誰侵犯,誰賠償的原則進行。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七條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行使行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
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委托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沒有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撤銷該賠償義務機關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第三十四條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以及賠償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減少的收入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康復費等因殘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繼續治療所必需的費用,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按照國家規定的傷殘等級確定,最高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第一,從經濟補償金的給付、收受主體的恒定性及資金從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方向的流動等方面看,經濟補償金的給付具有單方性。
第二,經濟補償金的給付并不是依據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的約定,而是根據法律、法規及其他相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直接適用的。其在主體的適用上具有平等性和強制性,只要雙方確立了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的給付就存在潛在的可能性。
第三,經濟補償金給付是用人單位的法定附隨義務而非責任。有學者將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行為性質定位于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顯屬不當。法律義務是行為主體依照法律規則而必為或不為的帶有應當性的行為,法律責任則是行為主體因違反法律義務而必須承擔的帶有應當性的不利后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是對用人單位行使預告解除權時附加設定的一種法律義務,不存在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
對于你提出的“國家賠償金領取時限是多久”問題,國家賠償金的領取時限是沒有固定的,因為每一個侵犯的單位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單位有自己的賠償方式,所以領取的時限也是不一樣的,有的還可以直接網絡支付很快就到賬。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醉駕入刑標準及處罰條例是什么
2020-11-18法定什么情形可以解雇員工
2020-12-22房屋轉租中介費需要轉嗎
2021-02-20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婚外情第三者違法嗎
2020-11-21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遺囑人燒毀公證遺囑能否視為撤銷遺囑
2020-11-28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
2021-03-24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