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嗎,賠償標準是怎么樣的?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條款,應當以公民的人身權益遭受侵犯為前提條件,并審查是否滿足責任構成要件。下文為大家詳細介紹。
2010年國家賠償法修訂,將精神損害賠償列入國家賠償的額范圍,但是之后的幾年,該賠償項目的計算標準一直受爭議。
2014年最高法院出臺并印發了《關于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條款,應當以公民的人身權益遭受侵犯為前提條件,還應當嚴格依法認定侵權行為是否“致人精神損害”以及是否“造成嚴重后果”。《意見》指出,一般情形下,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應當綜合考慮受害人人身自由、生命健康受到侵害的情況,精神受損情況,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家庭關系、社會評價受到影響的情況,并考量社會倫理道德、日常生活經驗等因素,依法認定侵權行為是否致人精神損害以及是否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因侵權行為而死亡、殘疾(含精神殘疾)或者所受傷害經有合法資質的機構鑒定為重傷或者診斷、鑒定為嚴重精神障礙的,應當認定侵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并且造成嚴重后果。
在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的確定上,最高法院在《意見》中也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意見》指出,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條款,決定采用“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方式的,應當綜合考慮以下因素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具體數額:精神損害事實和嚴重后果的具體情況;侵權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過錯程度;侵權的手段、方式等具體情節;罪名、刑罰的輕重;糾錯的環節及過程;賠償請求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平均生活水平;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其他應當考慮的因素。
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具體數額,原則上不超過依照國家賠償法第33條、第34條所確定的人身自由賠償金、生命健康賠償金總額的35%,最低不少于1000元。
受害人對精神損害事實和嚴重后果的產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少或者不予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
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發現賠償請求人在申請國家賠償時僅就人身自由或者生命健康所受侵害提出賠償申請,沒有同時就精神損害提出賠償申請的,應當向其釋明國家賠償法第35條的內容,并將相關情況記錄在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標準
2021-01-25動物傷人案件賠償如何根據過錯比例承擔
2020-11-24考試作弊的刑法規定有哪些
2020-12-09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抵押擔保責任屬于連帶債務嗎
2021-01-11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7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放棄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單方面離職扣錢合法嗎
2020-11-13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