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債權人的損害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guī)定:
判斷債權人的損害,具體分為以下四個方面認定:
1、債務人的行為須存在減少債務人的財產,以至損害債權人的客觀事實。即使債務人主觀有逃避債務、損害債權人的惡意,但事實上并未對債權人的債權造成損害,不能認定債務人行為給債權人造成損害。
2、必須是債務人實施該行為時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如果債務人實施該行為時,其他財產足以清償債權人的債權,而由于后來債務人的財產狀況惡化,導致不能清償債務,該行為不能認為損害債權人的債權。
3、雖然債務人的行為在實施的時候給債權人造成損害,但如果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無助于增加債務人的財產,債權人不得行使撤銷權。這主要適用于債務人低價轉讓財產的情形,債權人行使撤銷權也無法增加債務人的財產,達到保障債權實現(xiàn)的目的,行使撤銷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還破壞了交易秩序的穩(wěn)定,故應限制債權人行使撤銷權。
4、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時,須債務人無力清償債權人的債權。撤銷權制度的目的在于保全債權,是債權人保護其債權的手段,并非以追究債務人的責任為目的。因此,即使債務人實施放棄債權或無償贈與等行為,導致債務人財產減少,從而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但在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時,債務人的財產狀況好轉,足以清償債權,此時,債權人不再因債務人的行為受到損害,撤銷權的前提已經不再存在,債權人也不能行使撤銷權。
撤銷權的主體是什么
債權人的撤銷權的主體,是指債務人的行為而使債權受到損害的債權人。如果債權人為多數(shù)人,可以共同享有并行使債權人的撤銷權,也可由每個債權人獨立行使。不過,因債權人的撤銷權行使的目的在于保障全體債權人的共同利益。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判斷債權人的損害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每個債權人行使債權人的撤銷權將對全體債權人的利益發(fā)生效力。確定債權人的撤銷權的主體是否合格,關鍵在于確定哪些債權適合于保全。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wǎng)提供專業(yè)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貪污賄賂案件時如何處理
2020-12-11工傷鑒定過期了還可以怎么辦
2021-02-08新公司法關于股權轉讓的規(guī)定
2021-03-05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有限合伙企業(yè)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guī)定
2021-01-16機動車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后如何賠償?
2021-02-05關于企業(yè)股份制改造
2020-11-17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投資商業(yè)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互聯(lián)網(wǎng)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調整承包地的情形,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28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