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可否直接受償
合同法解釋第二十條規定,“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后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根據這一規定,債權人有權直接受領通過代位權訴訟取得的財產。如此規定主要基于以下四點理由:
1、代位權,又稱代位訴權、間接訴權,盡管債權人與次債務人之間不存在直接的權利義務關系,但法律賦予債權人直接追索次債務人的權利,應當認為不僅具有程序意義,而且具有實體意義。即在債權人與次債務人之間創設了新的直接后果的權利義務關系,一旦提起代位權訴訟,則可越過債務人而將次債務人視為債權人的債務人。
2、符合立法精神。依照傳統民法的理論和有些國家的立法例,代位權訴訟的效力只能及于債務人與次債務人,而不能及于債權人,即代位權行使的效果直接歸于債務人,而不能由債權人直接受領,即使在債務人怠于受領的情況下債權人雖可代為受領,但其受領后,債務人仍可請求債權人向其交付受領的財產。
3、符合訴訟經濟原則。如果規定債權人不能直接受領代位權訴訟的財產,代位權訴訟取得的財產只能先歸于債務人,債權人再以債務人為被告提起訴訟,則會徒增當事人的訟累,浪費司法資源,不符合訴訟經濟原則,甚至還可能會產生人民法院對本訴和代位權訴訟作出不同判決的情形。
4、符合“不告不理”原則。“不告不理”是民事訴訟法的原則。既然作為原告的債權人已主張權利,債務人的其他債權人未主張權利,則保護已提起訴訟的債權人的利益并無不當,其他債權人不僅事前有權主張,事后仍可向其主張權利,況且債務人并未破產,代位權訴訟屬于個人案的普通訴訟,有別于破產程序,故并不存在對其他債權人不公平的問題。
5、符合公平原則。一是符合法定條件的債權人都可依法提起代位權訴訟;二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審理,財產不足的,依據各自債權數額的大小按照比例分配;三是在代位權訴訟中,每一個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范圍都以其債權(包含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為限,請求數額超過債務人對其所負債務額或者超過次債務人對債務人所負債務額的,對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根據國家規定,債權人提起代位權訴訟后,次債務人直接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就次債務人的履行優先受償,所以債務人是可以直接受償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能否按城鎮標準主張殘疾賠償金
2021-01-27拘留交的保證金會退嗎
2021-02-26公民能向政府舉報單位或個人有壞境污染的行為嗎
2021-01-17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一)
2020-12-27侵權方能否繼續使用商標
2020-11-29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合伙合同書范本
2021-01-25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