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文內容】
《民訴解釋》第十八條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合同履行地的規定。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92年意見》)關于合同履行地的規定第18-22條合并為一條,是對《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第三十四條合同履行地的解釋。
關于“合同履行地”的確定規則,概括地說是:有約定依約定,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三項的規定確定,即爭議的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在解釋的起草過程中,也有意見認為沒有約定按法定,理由是:首先,本處的“法定”,是指法律或司法解釋對某類有名合同的履行地的具體規定,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建設施工合同糾紛以施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這樣規定,明確了約定優先的原則,且基本統一了訴訟法和實體法上的認定標準。由于借款合同的履行地另行規定,本條不涉及。其次,即時清結合同履行地的確定。即時清結的合同(如集市買賣)產生的糾紛,如在交易行為地處理,符合兩便原則,故規定即時清結合同以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認為有“約定依約定,無約定依法定,既無約定又無法定則按照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三項的規定確定”原則更為簡單明了,便于適用。但解釋未采納該種意見,理由是解釋已經規定網絡買賣合同等幾種特殊合同的履行地,為使合同履行地確定只設定一個規則,不再出現“依法定”這種表述為宜。
【審判實踐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1.合同履行地首先以雙方約定的履行地為準
即合同明確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而不依據實體履行義務的地點確定合同履行地,如到貨地、到站地、驗收地、安裝調試地為合同履行地。將合同履行地依照約定,明確為一個穩定的履行地,廢止了《92年意見》第19條的規定。
2.合同履行地的確定規則
必須根據當事人訴訟請求和結合合同履行義務確定合同履行地。當事人雙方未約定合同履行地的,在合同履行地的確認中,給付貨幣和交付不動產的履行地比較容易確定,難以確定的主要是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在此,必須根據當事人訴訟請求和合同的性質來確定合同履行地。如買賣合同,A為出賣貨物方,B為買受方,如A起訴要求B支付貨款的,A為接收貨幣一方,A地為合同履行地;如B起訴A交付貨物的或者交付貨物不符合約定的,A為履行義務一方,A地為合同履行地。因此,此類合同糾紛管轄地是確定的。
3.關于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的含義
司法解釋以程序法規定為原則結合實體法內容確定合同履行地的規則,因此,履行義務的含義要結合實體法內容確定。如“給付貨幣一方”的理解,這里的“給付貨幣”的義務是指實體內容的合同義務,而非訴訟請求中簡單的給付金錢請求。當事人在合同履行中要求對方支付金錢,包括根據合同義務支付價款,也包括履行合同產生的違約責任,用金錢的形式來承擔。不能以給付金錢這種責任承擔的形式來確定合同履行地,應當根據當事人起訴時的請求結合合同履行義務的內容,確定合同履行地。
4.有多個合同履行義務如何確定履行地的問題
合同項下的義務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多個的,應當依照履行合同主要義務所在地確定為合同履行地,何為主要義務,也要結合合同履行的實體內容來確定。當主要義務履行地無法確定的,兩個以上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確定管轄法院。
5.合同履行地應當以書面約定為準
管轄協議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包括以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形式達成的選擇管轄法院的協議。將書面形式從合同書、信件擴展到數據電文等有形形式,是現代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為近年來的我國立法所確認。例如,國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第三條規定:“本條所稱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可以調取以備日后查用的形式。”
此外,《選擇法院協議公約》第三條規定:“排他性選擇法院協議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以書面形式或以將來能夠使用、援引的其他形式訂立的,為便于將來可能產生或者已經形成的具有一定法律關系的糾紛,約定某個締約國法院或一個或幾個專屬法院的排他性管轄協議。”
6.約定的地點與實際履行地發生沖突的處理
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某一具體義務的履行地,不僅有實體法上的意義,還可能有訴訟法上的意義。約定由合同簽訂地、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但實際簽訂地、履行地與約定的簽訂地、履行地不一致時,應當以約定地為準作為確定管轄權的依據,當事人在約定合同履行地時,雙方對管轄有預期,不因與實際履行地不符而改變。
《合同法解釋(二)》第四條規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合同約定的簽訂地與實際簽字或者蓋章地點不符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約定的簽訂地為合同簽訂地;合同沒有約定簽訂地,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不在同一地點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最后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
7.約定不明確的合同履行地
在審判實踐中,有兩種較為常見的約定不明確的管轄協議。
一是約定由守約方所在地法院管轄。要判斷何方當事人守約,需要經過實體審理方能確定,在確定管轄權的階段無法判明,這類約定不明確的管轄協議無法執行,應當認定為無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金利公司與金海公司經濟糾紛案件管轄問題的復函》(法函(1995)89號)認為,“如甲、乙雙方發生爭議,由守約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的約定無效。最高人民法院(2010)民二終字第39號民事裁定中也認為,約定由守約方所在地法院管轄的協議無效。
二是約定由當地法院管轄。由于何為當地指代不明,常常產生爭議。有的理解為當事人住所地,有的理解為合同履行地,有的根據合同類型理解為工程所在地。我們認為,應當綜合考量當事人的意思、合同類型及其他因素,能夠確定何為當地的,應當認定為有效;不能確定的,應當認定為約定不明確。最高人民法院在(2010)民申字第809號裁定書中認為,在施工合同中約定“在合同執行中發生爭議,雙方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所稱的當地,系指工程所在地(即合同履行地)。
8.未履行合同的合同履行地確定
有觀點認為,案件沒有審理,無法按照實體法的要求來確定合同履行地。本解釋保留了《92年意見》第18條,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我們認為,在對管轄爭議處理時,主要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對合同是否履行作形式審查。江偉教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中提出:“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由有爭議的義務的履行地法院管轄,履行地包括合同中約定的履行地或者實際履行地。民法規定的履行地只有在當事人未約定履行地或者約定不明確并且在合同未實際履行時才有適用余地。當事人約定的履行地在確定管轄時適用協議管轄的有關規定。”因此,如果合同沒有履行,合同對履行地有約定的依照約定確定管轄,但是,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沒有約定履行地也沒有實際履行的,也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能違反專屬管轄和級別管轄的規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關于最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合同履行地的理解與適用”的相關內容,在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相信大家此時對這方面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看完整篇文章,您對這方面的內容是否還有其它疑問?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其它任何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管有權利強拆違建嗎
2021-03-06法院行政案件辦理期限
2021-03-03工傷賠償計算表
2020-11-18知識產權專利證書幾年到期
2021-02-07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