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轉移是指在不改變債的內容的前提下,債權人、債務人通過與第三人訂立轉讓債務的協議,將債務全部或部分移轉給第三人承擔的法律事實。接下來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
一、須有有效債務存在
債務有效存在是債務承擔的前提,債務自始無效或者承擔時已經消滅,即使當事人就此定有承擔合同,也不發生效力。但就效力存在瑕疵的債務,在一定情形之下仍然可以成立債務承擔。將來發生的債務,也可以設立債務承擔,只是要等到該債務成立時才發生轉移的效果。訴訟中的債務也可以有第三人承擔。
二、被轉移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
不具有可轉移性的債務,不能夠成為債務承擔合同的標的。司法實務中通常認為下列債務不具有可轉讓性:
1、性質上不可轉移的債務,它往往是指與特定債務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聯系的債務,需要特定債務人親自履行,因而不得轉讓。
2、當事人特別約定不得轉移的債務。
3、合同中的不作為義務。
三、形式要件
依據《合同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依照其規定。
四、第三人須與債務人就債務的轉移達成合意
合同法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份轉移給第三方,應當經債權人同意。這規定要求債務轉讓必須經債權人同意,現行許多人誤以為債務轉讓方式只有一種,即債務人與第三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后再經債權人同意。同意是當事人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為,實際上是當事人之間達成協議。所以《合同法》這條規定債務轉移的方式還應包括承擔人與債權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經債務人同意及債務人、第三人和債權人三方相互或共同達成協議的方式。
五、債務承擔須經債權人的同意
只有征得債權人的同意,原合同義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才能對債權人生效。這主要是因為債務作為一種義務乃是債務人必須履行的,而且合同義務的履行直接關系到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如果允許債務人隨便處分或者轉讓其債務,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就很難保證。倘若合同義務受讓人沒有履行義務的能力,或信用不佳,那么債權人的利益甚至就根本不能實現。因此,《合同法》明確要求“債務人將合同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債務轉移需要的條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后勞動關系自動解除嗎
2021-02-08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0-11-16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住宅樓能做土地出讓嗎
2021-02-12無需補繳土地出讓價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4農村集體土地轉讓
2021-03-17怎么處理農村宅基地轉讓糾紛
2021-03-082020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1宅基地房拆遷補償方式公布
2021-03-05深圳一家五口睡覺被抬出 房子清晨被拆
2021-03-05政府拆遷給的價格不合理可以做釘子戶嗎
2020-11-14租房遭遇拆遷裝修費怎么賠償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