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糾紛及訴訟解決方式
因侵犯商標權引起糾紛,有3種解決方式:當事人協商解決,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請求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在我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認定侵權行為,并采取執法措施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并可處以罰款。當事人不服責令其停止侵權的行政處理決定,可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通過行政機關解決侵犯商標權的糾紛在程序上比較簡單,且從制止侵權行為的目的來看也是有效的,但是被侵權人不可能通過這種行政查處得到民事賠償。行政部門只能在查處過程中就民事賠償問題進行調解,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協議,而被侵權人仍希望獲得民事賠償,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發生侵權時被侵權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訴訟是最終的解決途徑。即使經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的案件,當事人不服的仍可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司法途徑提出各種民事救濟請求。
商標侵權糾紛有哪些侵權行為
根據我國現行《商標法》第57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為商標侵權行為。
①未經許可的使用。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其主要表現是,在自己生產或出售的商品上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造成商品來源的混淆,損害注冊商標的聲譽,侵占本應屬于注冊商標所有人的部分市場和應獲得的利益,同時也蒙騙了消費者。
②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而銷售,這里所指的“銷售”包括詢價、簽約、進貨倉儲、運輸、展覽宣傳、批發和零售等有關銷售活動。
③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偽造或擅自制造或銷售帶有注冊商標標識的紙張、貼紙、包裝物等。
④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該行為即所謂的商標“反向假冒”。一般是指名牌商標的所有人以低價購入非名牌商標的商品,撕下非名牌商標換上自己的名牌商標,再投放市場賣高價的行為。
⑤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位申請工傷了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賠償
2021-03-03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