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既遂犯怎么量刑
如果詐騙構成犯罪的,所構成的罪名為詐騙罪,可能的刑期要根據具體的詐騙數額來分析。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當下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欺詐行為的手段、方法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語言欺詐,也可以是動作欺詐(欺詐行為本身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有告知某種事實的義務,但不履行這種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者繼續陷入錯誤認識),行為人利用這種認識錯誤取得財產的,也是欺詐行為。根據刑法第300條規定,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騙取財物的以詐騙罪論處。
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但不成立詐騙罪(詳見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02年10月14日《關于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思,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根據201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監察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最新司法解釋,詐騙罪的數額較大,以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為起點。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詐騙這種行為只有達到了一定的金額,才會構成立案,比如說拿到了3000塊錢,這個每個地方的要求會不一樣的,至于如何量刑,這個要看對方詐騙的金額,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解除公司股東身份
2020-11-29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反擔保合同無效有哪些情況
2020-11-07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土地承包合同可以簽終生嗎
2020-12-25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候應該進行聽證程序
2021-03-19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