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商標間接侵權的主觀故意行為
(1)故意銷售、許諾銷售、進口只能用于專利產品的關鍵部件、或專門用于專利產品的模具、或專門用于實施專利方法的機器設備或中間體材料;
(2)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委托,擅自許可他人實施專利技術;
(3)專利許可合同的被許可方,違反合同中關于“不得轉讓”的約定,擅自許可第三人實施專利技術;
(4)專利權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的同意而許可第三人實施專利技術;
(5)技術服務合同的受托方在委托方解決特定的技術問題時,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而利用了其專利技術;
(6)其他。
眾所周知,直接侵權行為可以是制造、銷售、許諾銷售、使用、進口等幾種行為。然而,對于間接侵權來說,情況則有所不同。
第一,間接侵權行為的客體是一種“物品”,即間接侵權應是有意為他人實施專利發明而提供有關物品。
第二,這種“物品”僅限于專用品,而非共享品。即行為人侵權的客體僅可為用于實施他人產品的關鍵部件,或者方法專利的中間產品,構成實施他人專利技術(產品或方法)的一部分,并無其他用途。
第三,專利間接侵權行為不包括制造和使用行為,僅包括銷售、許諾銷售、進口等行為,這是由間接侵權的性質所決定的。如上所述,間接侵權是有意為他人實施專利而提供有關物品,被提供的物品本身并沒有得到專利權的保護,因此要構成間接侵權,就必須有提供或出售行為存在。
假如僅僅是制造有關物品,尚未將他提供或出售直接侵權人,那么與實施專利技術之間就不存在任何聯系,不可能由此得出致使他人侵犯專利權的結論。當然,如果制造有關物品的目的是為了自己使用,根本就不打算將他提供或出售給直接侵權人,那就更談不上間接侵權了。
第四,間接被侵犯的專利既可以是產品專利,也可以是方法專利。對于一項產品專利來說,間接侵權表現為提供、出售或進口用于制造該專利產品的原料和另部件的行為;對于一項方法專利來說,間接侵權行為表現為提供、出售或進口用于實施該方法的材料、器件和專用設備的行為。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有哪些
2021-01-05領取不動產證需要多少錢
2021-02-03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