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利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根據現行專利法,專利侵權行為的具體形態可分為:
(一)未經許可實施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未經權利人許可和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包括以下3種具體形式: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他人發明專利產品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使用他人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依照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制造、銷售或進口他人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二)假冒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是指侵害專利權人的標記權。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2001)第八十四條規定,包括以下4種具體形式:
1、未經許可,在其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2、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3、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4、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三)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
二、如何進行判定專利侵權行為?
專利侵權行為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有被侵犯的對象:即侵犯的必須是受專利法保護的專利產品或方法,對于已經過期,宣告無效或放棄的專利的實施,不構成侵權;
2、有法定的侵權行為:如制造、使用、銷售或許諾銷售、進口別人的專利產品,或使用了別人的專利方法,使用、銷售、進口了以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即以贏利為目的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如果專門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技術或個人出自愛好或自用等非盈利目的制造、使用專利產品或使用專利方法的行為,也不屬于侵犯專利權;
4、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如果是經專利權人許可或默許的實施行為,則不構成侵權。專利侵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停止侵權、賠償損失、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幾方面,發現專利侵權行為之后,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向專利管理機關(即各省、市知識產權局)請求調處或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損失。
通過律霸網小編回答了專利侵權行為包括哪些和如何判定專利侵權行為的兩個問題,相信你對這方面有了新的了解和新的認識。實踐中,專利權人要是發現自己的專利權被侵害,要積極采取維權措施。當然,被認定實施了專利侵權行為,您也要收集證據,積極進行抗辯。如果你還有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