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中、小學教學用書分為教材(教科書)和教輔(輔導材料)兩種。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教材是學生必須人手一冊的必訂書;教輔則屬于課外讀物,是選訂書,教育部門和學校可以向學生推薦,但必須堅持自愿原則,不能強令學生購買。
某新華書店為了多推銷教輔,與教育局簽訂了一份協議,約定書店每年支付教育局“宣傳推廣費”18萬元,教育局保證當年征訂的教學用書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依此協議,教育局在每年度教學用書征訂工作中,指示各學校均按教材、教輔人手一冊的比例計算出總價款,通知學生預交訂書款。
某工商局認為,書店行為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的商業賄賂行為,遂依照該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對其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分歧]
否定說認為:1.書店是國家按行政區域設置的在當地唯一享有中、小學生教材發行權的特殊企業,不存在競爭對手,無所謂競爭,更談不上不正當競爭;2.教育局不是教學用書的直接購買者,不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的受賄主體;3.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的規定,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回扣的才屬于行賄,書店是在“賬內”、“公開”以“宣傳推廣費”的名義支付給教育局財物的,因而其行為不屬于商業賄賂。
肯定說認為,書店行為屬于商業賄賂。
[評析]
筆者持肯定說。
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依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下稱《暫行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據此分析,商業賄賂的主體是從事商品交易的經營者,可以是買方,也可以是賣方;在主觀上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為目的;在客觀上表現為通過秘密的方式,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權和社會經濟秩序。
本案中,書店是從事包括教學用書在內的各種圖書交易的經營者,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怎么理賠
2021-01-06行政賠償案件可以調解嗎
2021-03-19緩刑期間能否競選村委會成員
2020-12-11父母逼婚是否違法
2020-11-24轉讓專利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3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最高法院將出臺勞動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25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