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可以認定構成侵犯名譽權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2)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的,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通過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了其實要構成名譽的損傷基本上就是以上三點,侮辱、誹謗、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所以我們有時候在說話做事時應該考慮一些這樣問題,以免落人口實。希望以上內容能夠解決您的問題,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問題,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罪可不可以要求取保候審
2020-11-17污染環境罪罰多少錢
2021-03-12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保險受益人空白死亡保險金歸誰
2020-11-29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企業內部承包合同會不會受勞動法調整呢
2020-12-09經濟適用房出了土地出讓金可以買嗎
2021-03-04拆遷補償只能要錢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