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隱私權的形式包括哪些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1)侵入住宅。即非法侵入他人住宅,以搜查其住宅或者其它方式破壞他人的居住安寧。我國憲法、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都規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侵入他人住宅的,構成侵害隱私權。非法侵入住宅包括未經允許強行侵入或者秘密進入他人住宅。
(2)監聽。即非法對他人的先遣、及住宅、民所等進行監聽、監視,侵害他人隱私權。例如,在他人電話內安裝竊聽器,竊聽他人電話;跟蹤他人以了解其私人秘密等。
(3)偷竊、私自拆開他人信件以了解他人的秘密,侵害他人的隱私權。故意偷竊他人居室、利用望遠鏡或其它設備偷看他人的私生活,或者私自拍攝他人室內私人生活的照片或者錄像片等行為,都屬于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
(4)公開披露或宣揚他人隱私。這是指不法行為人未經他人允許,擅自公布他人受害記錄、疾病史、生理缺陷、家庭生活、婚戀生活等個人隱密。這些個人隱私包括受害人過去的和現在的隱私。披露或者宣揚的方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還可以通不定期現代通訊技術等其它足以使第三人知悉的方式進行。披露或者宣揚他人隱私即包括原始的披露、宣揚,也包括擴大傳播范圍的披露、宣揚。例如,某甲在其工作單位披露某人的私人隱私,某報記者獲悉后又在報刊上對此進行報道,使披露范圍擴大,則某甲和記者乙的行為都構成侵害他人隱私權。
侵犯公民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侵犯公民個人隱私屬于民事侵權,受害者可以要求侵害者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1、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2、《侵權責任法》明確規定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3、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
(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6)賠償損失;
(7)賠禮道歉;
(8)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4、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所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1)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3)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4)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5)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侵害隱私權有哪些形式?要是認為自己的隱私權被他人侵占了卻不是很確定的時候,你可以及時提出來,然后通過法律途徑去維護自己的利益,追究侵占者的責任。被他人侵害隱私權要進行維護自己權益,不知道怎么解決可以來律霸網問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采礦占地需要征地手續嗎
2020-12-10房租到期租客不搬走怎么辦
2021-01-16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一般保證期間如何起算
2021-01-20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私自轉讓土地建房,法院判決協議無效嗎
2021-02-18土地征用與土地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