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是未經他人同意,以秘密方式對他人進行拍攝的行為,這是對他人權利的侵害,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偷拍侵犯了公民哪些權利?
1、隱私權
隱私權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舉例來說,比如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住址、電話、公民的身體特征、形象,這些未經許可其他人都不能刺探、公開或者傳播。還有公民的個人活動,特別是在住宅內的活動,不能受監視,不能被窺視,別人不能攝像、錄像,當然法律上監視居住的除外。
偷拍并且將超出公共領域的私人信息在未經當事人允許的情況下在網絡上傳播,確實構成了侵犯他人隱私權。
2、肖像權
對于不涉及隱私的純肖像偷拍,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也就是說,偷拍行為是否侵犯公民肖像權,還需要根據是否經本人同意,是否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偷拍的肖像等來考量。
3、名譽權
網絡名譽侵權是指行為人在互聯網上故意采用諷刺、謾罵或者捏造事實等手段,通過留言、發布信息或者評論等方法,降低他人的道德品質,降低法人的產品聲譽,造成嚴重后果并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在微博等公共平臺上通過“罵戰”“口水戰”等互相謾罵、諷刺,詆毀他人的名譽,都有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譽權。
偷拍者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1、行政責任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行為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的行為,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2、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十五條規定,侵害隱私權等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承擔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
3、刑事責任
《刑法》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射幸合同有哪些
2021-02-15農村征地補償是怎么樣的
2021-02-10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有哪些
2020-12-21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擔責嗎
2020-12-25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