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認制度的適用條件
1.母公司濫用子公司法律人格行為的存在。該行為要件強調的是母公司必須利用子公司實施了濫用子公司獨立人格的行為。如母公司將財產轉移到子公司以利用子公司的獨立格規避法律義務、逃避侵權責任等。
2.母公司濫用子公司法律人格的行為造成了民事損害。母公司濫用子公司的獨立人格往往造成一些現實的或潛在的損害。如母公司轉移資產后成為**公司,這勢必違背誠實信用原則,造成對債權人利益的損害。此時,債權人就可以通過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認制度來追究子公司的責任,實現利益的補償。如果母公司的濫用行為未造成任何第三人利益或社會利益的損害,則不適用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認.制度,子公司不須對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3.母公司濫用子公司法律人格的行為與實際民事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該因果關系的存在是子公司對母公司債務承擔的基礎。如果受害人不能證明損害事實與母公司濫用子公司法律人格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則不能適用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認制度。
4.母公司濫用子公司法律人格的行為存在著規避法律或約定義務的主觀惡意。母公司利用子公司的獨立人格往往是為了達到規避法律、逃避債務等目的,因此是具有主觀惡意的。過失不應導致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認制度的適用。因為公平、正義是法律的一項基本原則,我們在適用法律時,不僅要保護母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同時也要保護子公司作為獨立法人所應享有的合法權益。子公司如對母公司的過失行為也負責的話,對子公司而言將嚴重影響其自身的發展是極不公正的。因此只有在母公司具有濫用子公司人格的故意時,子公司才應對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二、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認制度的適用范圍
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認制度的適用范圍即子公司人格的濫用行為,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歸納為下列幾種情況:
1.母公司利用子公司逃避債務。母公司為了逃避侵權之債或合同之債,而將財產轉移給子公司,利用子公司的獨立人格逃避債務是一種典型的對子公司人格的濫用。
2.母公司利用子公司規避法律義務。這是指母公司根據法律規定本應承擔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義務,但其利用子公司的法律人格人為的改變了強制性法律規范的適用前提,達到規避法律義務
的真正目的,從而使法律規范本來的目的落空。如母公司利用子公司形式逃避稅務責任、保險責任或其他法定義務的情況。
3.母公司“脫殼經營”行為。母公司將積極財產剝離出來設立子公司,使母公司徒具形式。母公司原有資產轉移到子公司,母公司喪失了償債能力,此時子公司成為母公司的化身,母公司對子公司操縱與控制如同“另一個自我”。這時母公司債權人又不能向子公司主張債權其債權受到威脅,則母公司濫用了子公司的人格。同時,對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認制度的適用也是嚴格限制的,在理論上須滿足下列情形之一:
1.母公司對子公司存在過度控制。對于母公司對子公司是否存在著過度控制,各國在司法實踐中掌握的具體標準不同,一般認為只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即可判斷母公司對子公司之過度控制:(1)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經營有完全的支配,而且這種支配具有連續性、持久性、廣泛性的特點。(2)母公司對子公司銷售控制權系為不正當之利益。(3)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行為對母公司債權人造成損害,母公司參與子公司的經營管理,子公司對其有很強依賴性。
2.母子公司在人格上基本混同。按照公司法之規定母子公司各具有各自獨立的人格。母子公司人格混同是母公司作為控股股東與子公司人格相混同從而使子公司意思不獨立、組織機構不獨立、營業場所不獨立,多表現為母公司與子公司從事經營管理的董事、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完全或基本相同;使用同一辦公地點或營業地點;雇傭相同的經理或職員,即所謂的“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名為母子公司實為一個實體。
3.母子公司在財產在基本混同。母子公司財產彼此獨立,是其各自具有獨立人格的特性之一。但如果母子公司財產發生混同,則母公司極易濫用子公司轉移財產逃避債務和責任。多表現為母子公司擁有相同的財產;母子公司利潤歸屬不清;母公司可將子公司的盈利當作自己的財產隨意調用;母子公司賬簿不分;子公司自己沒有對財產處分權等情況。正是上述情況的存在,使母公司利用子公司逃避債務或法定義務等行為成為可能,并造成于已無損而對他人有害的不公平現象的存在,必須對此采取一定的救濟措施,因此子公司的人格的反向否認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子公司對母公司債務的承擔
(一)債務承擔的主體
有的學者認為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認制度只適用于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但筆者認為這也不是絕對的。符合下列情況的母公司的非全資子公司也應對母公司的債務負責。
1.母公司對子公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
此時,其他股東根本無力對子公司施加影響,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操縱是絕對的。如果不讓母公司對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對于母公司的債權人來說是極為不公平的。但在此種情況下,如果其他股東對此濫用行為并無惡意,則應先保護其他股東的權利。
2.子公司的其他股東明知母公司對子公司的人格濫用,并無視這種濫用行為。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不僅要保護母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同時對于子公司股東的利益也要給予充分的保護。但是如果子公司其他股東在子公司設立之時已知或經過一定時間后知道了這種濫用行為,但卻無視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對母公司濫用子公司人格的一種縱容。此時子公司仍要對母公司債權人負責,盡管這樣會給子公司其他股東帶來一定的損失,但這是子公司的其他股東對自己行為應付的代價。相反如果其他股東不知母公司對子公司人格的濫用行為,而讓
其付出代價也是不公平的,它將使子公司其他股東的合法權利處于不穩定狀態,不利于公司的發展。
(二)債務承擔的原則
子公司對母公司債務的承擔可以適用美國法上的“實質合并原則”。所謂實質合并原則是指在母公司或子公司破產或母子公司同時破產時,確定母子公司各自的債權人應如何分配各公司的財產或者說確定母公司債權人與子公司債權人之受償順序的一項原則。其目的在于使**集團中各個公司之債權人獲得公平分配破產財產的權利,實現一般的公平和正義。在母公司實施如上所述的濫用行為時,母子公司實際上已完全混同,法律將其視為一體,母子公司相互為對方承擔責任都是應該的。當然實質合并原則適用不當也會造成不公平,所以如果子公司能夠舉證證明子公司人格、財產的獨立,子公司之設立非母公司濫用權利的結果,則子公司事實上仍是獨立的,對于母公司的債務債權人就只能請求母公司給予清償,子公司則不必為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二手房陰陽合同的具體解決辦法
2020-11-21對拆遷安置協議不服怎么辦
2021-02-02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范圍是哪些
2021-01-03動產抵押具有追及力嗎
2021-02-04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