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不乏的加快,城市出現了很多鱗次櫛比的大廈,一方面便捷了人們生活,沒話了城市,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安全隱患。高空墜物情形并不少見,我國法律對高空墜物責任劃分也有明確的規定,那么高空墜物法律手段是如何規定的呢?
自2014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對高空拋物行為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即高空拋物的取證比較困難,如果沒有監控錄像等能確定物品來源的證據,整棟樓的居民很可能要受“牽連”,一起成為被告。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 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 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目前,高空墜物已成為一種新的城市公害,威脅著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記者了解到,常見的高空墜物是附在樓體表層的瓷磚及裝飾物;臨街樓體的廣告牌、燈箱因安裝不牢固、維修不及時,留下安全隱患;一些市民習慣在窗臺上曬東西、擺放花盆等物品;個別市民有從窗戶亂扔垃圾、雜物的不良習慣;一些孩子年齡小,家長疏于管護,習慣從樓上拋物品。這些會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都非常危險。高空墜物該由誰來監管?這是城市管理的一塊空白、盲區。城市管理執法部門雖然對戶外廣告牌有監管權限,但對于市民自家的窗臺卻無權監督。有關人士則建議,在城市治理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可將空中安全納入管理體系,比如城管、安監、消防等相關部門應對此有監督權,發現不符合安全技術標準的高空物,有權及時排除危險,并對其管理人作出處理。同時,相關部門應出臺激勵政策,發動市民對身邊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舉報,防患于未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聯防機制,共同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
高空墜物的責任一般由房屋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進行承擔。如果能夠確定墜物來源,則由來源所有者進行賠償,如果通過偵查難以確定來源,則需要房屋所有者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高空墜物歸責原則是怎樣的
誰承擔高空墜物舉證責任
高空墜物傷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監事能否參加股權激勵
2021-02-05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