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不乏的加快,城市出現了很多鱗次櫛比的大廈,一方面便捷了人們生活,沒話了城市,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安全隱患。高空墜物情形并不少見,我國法律對高空墜物責任劃分也有明確的規定,那么高空墜物法律手段是如何規定的呢?
自2014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對高空拋物行為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即高空拋物的取證比較困難,如果沒有監控錄像等能確定物品來源的證據,整棟樓的居民很可能要受“牽連”,一起成為被告。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 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 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目前,高空墜物已成為一種新的城市公害,威脅著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記者了解到,常見的高空墜物是附在樓體表層的瓷磚及裝飾物;臨街樓體的廣告牌、燈箱因安裝不牢固、維修不及時,留下安全隱患;一些市民習慣在窗臺上曬東西、擺放花盆等物品;個別市民有從窗戶亂扔垃圾、雜物的不良習慣;一些孩子年齡小,家長疏于管護,習慣從樓上拋物品。這些會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都非常危險。高空墜物該由誰來監管?這是城市管理的一塊空白、盲區。城市管理執法部門雖然對戶外廣告牌有監管權限,但對于市民自家的窗臺卻無權監督。有關人士則建議,在城市治理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可將空中安全納入管理體系,比如城管、安監、消防等相關部門應對此有監督權,發現不符合安全技術標準的高空物,有權及時排除危險,并對其管理人作出處理。同時,相關部門應出臺激勵政策,發動市民對身邊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舉報,防患于未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聯防機制,共同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
高空墜物的責任一般由房屋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進行承擔。如果能夠確定墜物來源,則由來源所有者進行賠償,如果通過偵查難以確定來源,則需要房屋所有者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高空墜物歸責原則是怎樣的
誰承擔高空墜物舉證責任
高空墜物傷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受強制措施是否享受年休假
2021-02-19中國涉外婚姻法律法規
2021-02-08父母去世后房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24專利侵權一般賠償多少
2020-12-23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老人贈與房屋以后想要回怎么辦
2020-11-19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