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交付前應提前多長時間通知驗收
沒強制性規定,具體看開發商的要求。
開發商交房的流程是怎樣的
1、開發商發出收房通知;
收房通知中包括收房的時間、須交納的費用、未按時收房的處理等。通知的形式有電?話、傳真、信件等。穩妥起見,開發商在用電話、傳真等方式通知之外,最好能同時使用掛號信件的方式,否則,很難證明自己已向購房者發出收房通知,有可能造?成承擔延期交房責任的不利后果。
2、提供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
在約定的時間地點內開發商會核驗業主材料,業主領取《竣工驗收備案表》、《房屋土地測繪技術報告書》、《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
注意:開發商在交房時向業主提供的《竣工驗收備案表》、《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必須為原件而不是復印件。
3、驗房;
購房者對房屋進行驗收,看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對發現的質量問題向開發商提出,開發商進行整?改,修理后再由購房者驗房。?購房者應根據購房合同約定的標準自己或者請專業驗房者,對房屋工程質量及配套設施一一進行驗收,并做好記錄,同時,不要忽視對房屋產權是否清晰進行核驗。
4、購房者接收房屋;
購房者對房屋及其產權進行檢驗,認為符合合同約定條件的,應與開發商簽訂房屋交接?書。開發商將鑰匙交給購房者,一般而言,鑰匙的交付是房屋交接的主要標志。除了所有權(所有權轉移時間以管理機關辦理過戶手續的時間為準)外,關于房屋的?一切權利都從鑰匙交付時由購房者來行使了。當然,風險也從此時由購房者來承擔了(比如房屋交付后出現火災、地震等造成房屋滅失的風險)。
房屋交付條件是否達到
(一)檢驗相關文件。
1、《竣工驗收備案表》最重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是目前收房環節中最應該注意的文件。該表是建設部為規范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的管理工作而制定的,它由設計、監理、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四方合驗后,在工程竣工15天內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竣工備案。
2、《住宅質量保證書》是開發商針對房屋質量及保修期限、范圍作出的承諾,必須作為購房合同的附件,與購房合同具有同等的效力。
3、《住宅使用說明書》是針對房屋設計、施工及驗收中的具體技術指標,如抗震指數、墻體結構類型等作出的相關說明和提出注意事項。
4、還要注意開發商能不能提供貨《建設工程質量認定證書》、《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竣工綜合驗收合格證》以及《實測面積登記表》。
(二)檢驗房屋本身。
1、檢測房屋面積。要求開發商出具《實測面積測繪報告》,根據房屋土地管理局所屬的專業測量單位對每一套房屋面積進行核定所得實測面積,核對其與銷售面積是否存在誤差,誤差率的范圍有多大;若實測面積誤差超出3%,可以中止收房。
2、檢驗房屋質量。購房者進行房屋驗收時需仔細檢查商品房質量,如果存在問題,及時與開發商協商解決,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選擇退房或者維修等處理方式。
(三)注意驗收結果。
1、房屋檢驗沒有問題的:按實際驗收情況填寫《驗房交接表》等相關文件。
2、如有不滿意的地方,可提出意見并將意見填寫在《驗房交接表》中,作為書面依據,如發展商未準備有關表格,買家應另以書面形式將意見送交發展商。
3、發現問題,買賣雙方可協商解決,如屬可整修內容,應協商并簽署有關整改維修文件,約定下次驗收時間(一般不超過30天)。
4、對發現的問題要詳細在驗樓表上予以注明,如果確實屬于不能收樓的,要詳細寫明不予收樓的原因并要求開發商簽字、蓋章。
房子交付前應提前多長時間通知驗收?房屋建造好之后要驗收需要在雙方簽訂合同規定的范圍里,超過時間交付的話對開發商不利。需要進一步了解房子交付內容、購房者驗收房屋發現問題的處理對策,這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伙企業財產法律如何規定
2021-02-04賠償委員會的組成及如何做出決定
2020-12-27出國簽證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只有土地證的租賃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5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