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樓書是開發商所做的宣傳廣告,購房者大都是先被售樓書中所描繪的完美戶型、美妙的環境、先進的配套設施及高水準的物業管理等所吸引。可入住后卻發現廣告中的“美麗的承諾”沒了蹤跡,本該是綠油油草地的地方變成了冷冰冰的停車場。
應對絕招:要從法律上確保售樓書及其他廣告內容具有法律效力,就一定要將其內容明確的寫到商品房銷售合同中,這樣才能確保和約束開發商將售樓書中的承諾變為現實。這是維護購房者合法權益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若沒有加入在合同中,購房者則很難追究他的違約責任,只能由工商管理部門追究其虛假廣告的行政責任。
2、樣板房陷阱
在售樓書的誘惑下,肯定要去看樣板房,可是樣板房在精致的裝修掩護下很難反映房屋的真實情況。如多邊角的房屋開發商會用角柜、弧形墻面等來過渡不合理空間,并且樣板房的管線由于裝修豪華極易被忽視。
應對絕招:購房者要堅持到現場看一下,了解清楚墻體結構,問清煤氣管道、熱水器、洗衣機及衛生間里各種線路與管道接口的位置及使用的材料。
3、“認購書”陷阱
一般情況下,在簽《認購書》時,開發商會要求購房者先交納部分定金,并規定自簽訂認購書起,幾日之內與其簽定《商品房買賣合同》,同時交納首期房款,否則定金不予以退還。一但購房者在簽《商品房買賣合同》時發現有些《補充條款》難以接受,就會陷入被動局面。
應對絕招:購房者在簽訂認購書時,可將這個條款改為“買方在簽訂認購協議之日起,幾日內前來與開發商談正式合同,如因對合同條款的分歧導致合同未能簽署,所收的定金應予退還。”這樣購房者就可將被動化為主動。
4、違約責任陷阱
有的開發商在合同中關于“辦理房產證或延遲交樓”的約定,會盡量在條款中把自己的利益風險減輕到最低。如開發商常提供給買家兩種選擇:一是四五年后才辦房產證,否則業主可拿回所交房款;二是如因開發商過錯無法辦理房產證,開發商賠償違約金為房價的1%。
應對絕招:實際上,這兩種選擇對業主都不利。若業主堅持買房,最好選擇前一種,但盡量讓開發商在最短的時間內辦好房產證。因此在購房前一定要查看開發商“五證”的原件,特別是預售許可證。此外,違約金一般以房價的百分之幾或千分之幾表示,這些比例數字一定要特別注意,否則一個小數點就會差之千里。
5、“補充協議”陷阱
不少開發商在合同后面再附一份《補充協議》,如有的《補充協議》規定,“若開發商延期交樓,則按業主已交房價每日千分之一支付違約金,且違約金賠償總額以房款5%為限,如發展商仍不能交樓,業主只退回已交的本金。”這種約定非常不合理。
應對絕招:遇到這種沒有商量余地的條款最好就不要簽了。在某種程度上,補充條款約定的事項比房屋購銷合同里約定的還重要,因為補充條款是根據房產具體情況來約定的,所以簽補充條款時應提高警惕。
6、不可抗力陷阱
在商品房買賣合同里,開發商對于延期交房的免責理由一般說是不可抗力,可是開發商往往擴展了不可抗力的范圍。如施工中遇到異常困難或者重大的事故問題不能解決、契約協定后政府頒布的法規和原來不同、施工配套的批準和安裝的延誤等都認定為不可抗力。
應對絕招:按照我國法律規定,不可抗力應該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比如地震、發洪水等,這種不可抗力才能夠免除開發商延期交付房屋的責任。建議在購房合同中明確約定,除法律規定的不可抗力之外造成延期交房的情況,開發商仍負違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九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標準體
2021-01-09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