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店面出租解除合同口頭算嗎?
算,只要雙方同意就可以。《合同法》認可口頭合同的有效性,只要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不論是否存在書面形式,當事人就應完全誠實守信地履行,不得擅自解除合同,如果滿足合同解除的條件的,通知到對方,即可解除合同?!逗贤ā氛J可口頭合同的有效性,只要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不論是否存在書面形式,當事人就應完全誠實守信地履行,不得擅自解除合同。在本案中,原、被告雖沒有訂立書面合同,但對租賃期限為四年有口頭的意思表示一致的約定,則合同是有期限的合同,原告不得隨意解除。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五條 “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钡囊幎☉斫鉃楫斒氯宋床捎脮嫘问接喠⒆赓U合同,且對租賃期限又沒有約定或雙方說法不一時,才視為不定期租賃。但在本案中,原、被告對租賃期限意思表示一致,根據合同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該合同就是有期限合同,而不能適用《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五條之規定,認定為不定期租賃合同,從而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店面租賃口頭協議。綜上所述,原告在沒有其他解除事由的情況下,口頭形式的不定期租賃合同不可以解除。
二、口頭合同解除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钡诤贤男械倪^程中,如果出現了法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一方當事人就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終止合同的權利與義務,這就是合同的單方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對其發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條件,包括自然災害、戰爭、社會異常事件等。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主要債務即次要債務的對稱,是指根據合同的約定,當事人應當承擔債務的大部分或者對債權人權利有重要或根本性影響的部分。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同期限內仍未履行的。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滿,仍未履行合同債務;或對于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后仍未履行的。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如果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或者其他合同條款對當事人權利義務至關重要,一方有違約行為將嚴重影響到當事人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時,當事人可以不經過催告程序而直接單方解除合同。比如季節性、時效性強的標的物遲延交貨,則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單方解除合同。
對于口頭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是根據實際情況勞動合同情況來認定的,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和認定不清楚的,那么還需要按照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來進行認定,對于無故解除勞動合同的,是需要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的。
用人單位解除合同只有口頭通知是否有效?
口頭合同的違約責任是什么?
口頭合同法律效力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楊勇軍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山東統河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原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司法辦主任,空軍優秀律師,中共黨員,曾任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濟南軍區空軍政治部司法辦主任,擔任多個機關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多次參與重大建設項目合同審查,在軍隊期間每年帶領法律骨干深入基層部隊開展法制教育,本人多次被空軍表彰為“優秀律師”,多次被市、區司法行政部門評為優秀律師,所領導的法律顧問處多次被空軍評為“先進法律顧問處”。已有十多年執業經歷,涉及民事、刑事、行政等各類案件,法律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曾在中國軍法、山東法制報、法制與社會、天涯論壇、今日頭條等多家報刊網絡發表文章。
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新疆各市區消費者投訴協會投訴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9交通事故賠償有期限嗎
2021-03-23夫妻一方個人所借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嗎,婚姻法最新解釋規定
2021-01-22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2021-01-10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什么叫集資房,集資房買賣最新規定
2021-01-05什么叫現房
2021-01-06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