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購買的房子到底要公攤多少都是以發展商說了算。在這樣一種購房者和發展商信息獲得不對等的情況下,購房者的知情權根本得不到體現,因此,關于公攤面積的糾紛不斷。
公攤面積怎么算
公攤面積既然公攤到每個業主身上了,所有權當然屬于所有業主。然而,問題在于開發商總不愿明明白白地公示哪些公有面積已經用于公攤,購房者就無從知道哪些公用面積是屬于業主所有,哪些是開發商的,就更無從講到所有權和使用權了。正因為這樣,開發商鉆空子的機會也多了,購房者落入陷阱的機會變多。
三招教您規避公攤面積中的風險
新版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有附件標明了"公共部位與公用房屋分攤建筑面積構成說明",但只列明了應分攤的部位及其構成,具體數據仍不確定,所以仍然存在著開發商讓業主多攤的可能性。這里我們總結了幾招,提供給購房者參考。
第一招:索取公攤數據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可以讓發展商出示有關計算公攤面積的數據,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筑面積等基本數據,也可以要求發展商列明公攤公用建筑面積的具體項目以及各項目的面積,這樣業主可以通過數據求出公攤面積,以明確自身的權益。
第二招:查閱有關資料
業主們有權自查或者聘請律師向設計單位、規劃單位、測繪部門等機構查閱所購房產的相關文件,比如最終設計圖紙或者最終設計方案、最終面積測量報告、各種數據的計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第三招:在購房合同中約定公攤面積
《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三條和附錄二中有關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攤建筑面積的條款,購房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公攤面積的數字,并在附件二"有關公共部分與公用房屋公攤建筑面積構成說明"中,詳細約定公攤的具體部位、面積大小。特別是有關共有建筑分攤部位變更的情況,約定得越詳細,對購房者就越有利。一旦發生糾紛,購房者就可以以合同約定來保障自己的利益。
萬一真的發生了糾紛,唯一的選擇就是訴之法律,避免浪費不必要的人力和精力。當然,我們期望的是,隨著法律的不斷健全,政府監督力度的不斷加強,發展商誠信意識的不斷增強,普通購房者的權益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有了這三招,購房者在購買房屋的過程中,對于公攤面積的相關問題,應該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如果您實在是看不懂,最好請律師隨同,在購房交易過程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會得到法律的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終解釋權是否是合同要約
2021-01-05上傳翻唱歌曲算侵權嗎
2021-01-25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違法占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25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摩托車撞到汽車交強險賠嗎
2021-02-05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