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出租人解除合同條件有哪些
1、明確出租人解除房屋租賃合同的法定事由。
《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了房屋出租人單方解除房屋租賃合同的八種事由:
(1)將承租的房屋擅自轉租的;
(2)將承租的房屋擅自轉讓、轉借他人或擅自調換使用的;
(3)將承租的房屋擅自拆改結構或改變用途的;
(4)拖欠租金累計六個月以上的;
(5)公用住宅用房無正當理由閑置六個月以上的;
(6)租用承租房屋進行違法活動的;
(7)故意損壞承租房屋的;
(8)法律、法規規定其他可以收回的。
根據上述規定,承租人遲延支付租金,不是出租人解除房屋租賃合同的法定事由,只有在承租人拖欠租金累計六個月以上的,出租人才有法定解除房屋租賃合同的權利。本案不存在出租人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
2、《房屋租賃合同》可以約定出租人解除合同的條件,但是不得違反《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根據《合同法》有關合同解除的規定,只有在一方當事人根本約定的情形下,對方當事人才有權解除合同。本案中有關出租人單方解除房屋租賃合同的約定,一方面沒有明確解除合同的條件,另一方面違背了《合同法》有關合同解除的規定,因此,不能作為原告解除合同的依據,本案應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3、《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了承租人延期支付租金的法律后果。
租期屆滿以前,當事人一方隨意解除房屋租賃合同會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因此,當事人在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一定要明確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實踐中,出租人為了防范風險,一般都會約定出租人單方解除合同的權利,法律界提示,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一定要具體且符合《合同法》的規定,承租人要特別注意有關出租人單方解除合同的約定。
二、如何解除房屋租賃合同
1、房屋租賃合同約定解除自雙方當事人達自協議生效解除協議或在原合同中約定的解除合同條件發生后時當事人一方向另一方送達的通知到達對方時即解除。
2、對于法定解除,當事人可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或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通知對方的形式來得到實現。
我國《合同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據此,只要一方有第九十四條規定的情形之一,另一方就可以解除合同。主張解除合同的一方只要通知到違約方,合同即行解除。
3、因承租人無正當理由違約而導致租賃合同的解除,則須經過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的確認。
但在實際上,不論是哪種形式的解除合同,都往往會引起合同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在面臨爭議的情況下,當事人并不一定能達成一致,所以解除合同大多只能通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來解決。
值的注意的是在一當事人行使通知權時,被通知一方當事人如有導議則應當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申請,才有可能否定合同解除的效力,除非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作出另一方當事人解除合同的通知不生效的裁決,否則該合同已經解除。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沒有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申請確認合同解除的效力而仍然行使原合同中的權利,就是其他獨立法律關系中的侵權行為。例外的是,如果涉及訴訟或仲裁認定合同不解除,為了防止因恢復原狀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應當規定在生效裁決作出前,合同不產生解除的效力。
解除房屋租賃合同,出租人和承租人其實都是有權的。而一般在解除的時候需要符合法定的情形或者雙方約定的情形,否則的話解除的一方就有可能違約,那么在解除之后可能就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而作為出租人,在解除租房合同的時候,法定的事由主要都是承租人有損害房屋或者出租人利益的行為。
怎么可以解除房屋租賃合同?
可以單方解除房屋租賃協議嗎
怎么寫解除房屋租賃合同通知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朋友間租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8商標轉讓與商標變更有哪些不同
2020-12-28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集體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流轉問題的對策有哪些
2021-02-19新土地法規定每一畝地多少錢
2020-11-10農村“外嫁女”是否可以分得林地補償款
2021-01-04產權交換式拆遷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