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如何確定醫療費賠償數額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
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后另行。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受害人其出院時的費用結算單上,關于社會統籌部分的醫療費用,加害人應否承擔,因立法中缺乏明確的規定,實踐中比較混亂,亦成為訟爭的焦點。
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用人單位繳費率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6%,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作收入的2%。由此可見,受害人因傷住院后,社會保險機構為其支付的醫療費用,是在其履行了相應的義務后才享有的權利。因此,社會醫療統籌機構支付的醫療費,實際上就是受害人自己的支出,換言之,對受害人實際支出的合理費用,應當理解為其住院花費的全部醫療費用,包括自費部分和統籌醫療費用部分。
二、醫療糾紛賠償標準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確定醫療糾紛中醫療費數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雖然我國在這方面作出了賠償標準的規定,但由于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不同,并且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情況也不一樣,因此在不同的案件中,就會出現不同的賠償數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