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損害的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1、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2、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后,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5、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醫療損害如何確定責任主體
1、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1)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
(2)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填寫并妥善保管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醫療費用等病歷資料。患者要求查閱、復制前款規定的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提供。
(3)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醫療機構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2、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1)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2)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3)限于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在對醫療損害進行賠償之前,需要先根據實際情況鑒定出導致的醫療損害等級,之后才是根據當地規定的標準進行醫療損害的賠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準,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如果非因醫療機構過錯患者出現損害,醫療機構不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醫療技術事故是什么意思
2020-12-02關于征地拆遷的咨詢
2021-03-19擬設中外合資銀行, 外方主要股東因具備的條件
2021-01-08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交通事故認定中止的時效
2020-12-24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軍人傷亡附加保險標準
2021-03-08保險條款解讀-車險
2021-02-23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