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行為主體上看,醫療事故的行為人必須是醫療機構以及經過考核和衛生行政機關批準或承認,取得相應資格的各級各類衛生技術人員。首先,除醫務人員外,與診療護理有關的行政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后勤人員,他們不具有從事醫療護理的資格,故不能成為該責任的行為主體。二是不具有行醫資格的人在行醫時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即非法行醫所造成的損害,也不能產生醫療事故責任。對此,《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六十一條規定:“非法行醫,造成患者人身損害,不屬于醫療事故。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關賠償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從主觀方面上看,醫療事故的行為人必須有診療護理的過失。醫務人員沒有這種過失的,不構成醫療事故責任。這種過失行為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疏忽大意所引起的過失。這是在醫療事故發生中,根據行為人相應職稱和崗位責任制要求,應當預見和可以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患者的危害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未預見到、并致使危害發生的;第二種是由于自信引起的過失。這是指行為人雖然遇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給患者導致危害的結果,但是輕信借助自己的技術、經驗能夠避免,因而導致了判斷上和行為上的失誤,致使危害發生的。具體地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醫療人員具有醫療過失行為:
(1)有涂改、偽造、隱匿、銷毀或搶奪病歷資料行為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九條明確規定:“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或搶奪病歷資料。”因此,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這一規定,即為有過失;
(2)未盡到必要說明義務。《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一條明確規定:“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等如實告知患者,及時解答其咨詢。”如果醫療機構及其醫療人員在醫療活動中沒有盡到必要的說明義務,即為有過失。
(3)違反醫療服務職業道德的。
3、從其性質上看,構成醫療事故過失行為必須具有違法性。其違法性表現在醫務人員的醫療護理行為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條明確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律、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義務。
4、從時間上看,必須發生在醫療活動中。國務院制定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了醫療事故是指“在醫療活動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造成的后果。“在醫療活動中,”是醫療事故發生的時間特征。相反,在醫療活動之外,均不應認定為醫療事故。
5、從產生的后果上看,須造成患者的人身損害。醫療事故所侵害的是患者的人身權。因此,只有造成患者的人身損害,才能產生醫療事故責任。即《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所規定的。必須是“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害導致功能障礙的。”達不到這種程度,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
6、從相互關系上看,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必須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醫療行為是導致患者人身損害發生的原因。在醫療事故責任中,因果關系的認定與醫療過失的認定一樣,須采用舉證責任倒置的方法。即由醫療機構舉證證明醫療行為與患者人身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如果不能證明,即應認定兩者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如果對于醫療行為與患者人身損害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有爭議的,可以通過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物權法規定的浮動抵押
2020-11-08因環保禁養關停魚塘有補償嗎
2020-11-30職業病具體是指什么
2020-12-29在押人員能成立公司嗎
2020-12-17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