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平衡功能。通過給受害人的精神損害以一定的賠償,有利于解除或緩和其精神上的痛苦和怨恨,使其得到勝利者的滿足,從而有利于防止矛盾的進一步激化,促使社會安定。對侵害人給予一定的經濟制裁,對于督促他們吸取教訓,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水平,從而起到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
2、懲罰與引導功能。責令侵害人給受害人以適當的財產補償,這就意味著剝奪了加害人對一定財產或金錢的所有權,這本身就是對侵害人的一種懲罰。這種懲罰的實施可以促使侵害人尊重他人人格,教育其更好的遵守法紀。同時這種精神損害賠償還可以警戒加害人在從事社會行為時小心謹慎,分清什么行為為法律所允許,什么行為法律所禁止,從而引導人們趨利避害,使社會生活步入正軌。
3、價值評判的功能。相當多的受害人到法院提起精神損害賠償之訴,其著眼點并非為了獲得多少經濟上的補償,而是為了通過法律手段分清法律上、道德上的是非曲直。法院責令加害人給付受害人一定數量的損害賠償金,不但是為了對加害人給予一定的懲罰,而且也同時向社會表明了加害人行為的反社會性,從而為人們提供了評判行為是非標準。
4、賠償損害、慰籍精神的功能。精神損害賠償并不是將精神人格當作商品給予損害補償,而是使受害人在獲得一定的財產損害賠償的同時,得到精神上的安撫和慰籍,使物質上的補償變成精神上的補償。人們的精神痛苦往往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甚至轉化成疾病,進而帶來醫療費用的增加和財產收入的減少。從這個角度講,給予一定的精神賠償可以使受害人在飲食起居方面有所改善,從而有利于受害人身體的康復,預防或避免因精神痛苦而造成的進一步的損失。由此可見,通過精神損害賠償的方式,可以使受害人得到物質利益和報復情感的雙重滿足,從而使受害人得到一定程度的精神慰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改制后的工齡怎么算
2020-11-23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