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姓名權概述
姓名權是精神性人格權之一。姓名是姓氏和名的合稱,姓是表明家族氏別;名則表示姓名持有者本人,姓名合起來,便是自然人用于區別于他人的語言文字符號。其意義在于使自然人便于參加社會活動,行使法律賦予的各種權利和承擔相應義務。一般來說,姓名包括自然人的乳名、本名(真名、實名)、別名、藝名、筆名、曾用名、字、號以及姓名縮寫等,姓名權,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姓名,并得排除他人干涉或非法使用的權利。《民法通則》第99條第1款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姓名權的內容包括命名權(有權決定自己的姓名)、用名權(有權使用姓名參加活動并可以允許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從事活動)、更名權(改變更動自己姓名)和護名權(排除他人干涉或非法使用)。所謂侵害姓名權,就是以姓名權為對象的人身侵權行為。
二、侵害姓名權的構成和形式
任何侵害姓名權的行為,只要具備侵權構成要件,侵害姓名權的三項權利內容之一的,都構成侵權行為。具體分析,侵害姓名權的行為分為以下四種:
1.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姓名乃正當的指示手段,指明某人,應使用其姓名。應當使用他人姓名而不使用,是不作為的侵權行為。例如使用他人作品而不標表姓名,應稱呼姓名而不稱呼,不稱呼他人姓名而代以諧音,等等。
2.干涉公民行使姓名權。他人對自然人行使命名權、用名權、更名權予以無理干預,阻礙自然人對其姓名權的行使,都構成侵害姓名權。干涉命名權、干涉用名權、干涉更名權,都是干涉自然人行使姓名權的行為。夫妻離婚后,撫養子女的一方未經協商亦未經子女同意,將子女改換姓氏,即為干涉改名權。
3.非法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包括盜用他人姓名和假冒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表現為未經本人授權,擅自以該人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于姓名權人、不利于公共利益的行為。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使用他人姓名并冒充該人參加民事活動或其他行為。
4.姓名的故意混同行為。姓名的故意混同,并不是使用姓名權人的姓名,而是使用可能與姓名權人的姓名相混同的姓名,造成與使用姓名權人的姓名有同樣效果的行為。例如,使用與他人姓名在外觀上、稱呼上和觀念上相類似的姓名,利用重名即姓名的平行而故意混同,均為侵害姓名權。姓名之平行,本為法律所準許,是合法行為,不得強令姓名權人變更姓名。但是,如果故意利用姓名之平行,而冒充他人進行民事活動或其他社會活動,就構成姓名的故意混同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聲明是否證明抵押擔保成立
2021-02-19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什么情況下借款人須購買保險
2021-01-29找拆遷律師打官司能提高拆遷補償嗎
2020-11-28企業遇到拆遷后需要做些什么
2021-01-16拆遷安置房有沒有土地證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