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與醫患糾紛有哪些解決途徑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醫患糾紛可以通過三種途徑解決:
1、自行協商。醫患雙方可以自主自愿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這種處理方式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優選擇,不僅利于改善醫患關系,而且醫院的聲譽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2、行政解決。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對醫患糾紛進行調解。
3、第三種途徑就是司法裁決。但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與非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的法律適用是不盡相同的,前者需適用醫療事故條例進行裁決,而后者則依照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予以裁判。
醫療糾紛處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處方管理辦法》(試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法有醫患雙方協商調解、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和向法院提起訴訟三種途徑。《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更多用在司法鑒定和訴訟上。
法官基本依賴鑒定意見作為裁判依據,而醫院誤將重點放在庭審環節,欠缺對鑒定環節的有效參與。實務中,醫院常組織醫務人員參與庭審,卻將鑒定環節托付給律師,而律師在參與鑒定過程中一般不能對醫學問題進行及時、全面、有效的答辯,導致將案件決定權(勝訴權)交給鑒定人員處理,這樣可能導致鑒定過程脫離醫療實踐。一旦鑒定意見出來后,哪怕確實存在問題,通過庭審推翻的可能性也較小。
醫療糾紛與醫患糾紛一直以來都是造成醫生與患者關系緊張的原因,這些糾紛的產生,不僅僅都是由于醫生的過錯而產生的,有時候患者的情緒過于激動化和一些病人的病情惡化,會造成病人的家屬對醫生產生誤解。所以醫生與患者都應該多多換位思考。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如何處理醫患關系
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方違約怎么辦?
2021-03-25土地租賃協議注意事項
2021-03-21調崗申請怎么寫
2021-01-26剝奪政治權利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在外地能不能辦理結婚手續
2020-12-13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