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人名譽權及其特征
對企業名譽權用法律予以保護是伴隨近現代經濟發展提上日程的。我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第120條第二款規定:“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據此,所謂企業名譽權即法人名譽權,是指法人對其全部活動所產生的社會評價而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與公民名譽權相比,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法人名譽權的內容以經營形象為主。公民的名譽是指對公民的能力、品行、作風、思想、才干等方面的社會評價。內容強調的是個人的品行作風這一專屬于自然人素質的名譽。法人名譽權的內容直接與法人的經濟活動和生產經營成果相聯,是伴隨企業經營過程中通過自身的能動作用而塑造出的社會形象,即對法人生產經營能力、生產水平、資產狀況、產品聲譽、商業信用、成果貢獻等因素的綜合社會評價。(2)法人名譽與財產利益緊密相聯。公民名譽權側重于精神利益上的損害,財產性內容不大。而法人名譽權則與財產利益聯系十分密切。法人名譽一旦遭受損害,將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收入,導致產品滯銷、交易關系中斷,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3)法人名譽權被侵害的方式以虛假宣傳為主。法人名譽損害方式主要是虛假宣傳或商業詆毀行為。通常是采用捏造、散布虛假事實以損害企業的商業信譽、商品名聲或在報紙、電臺等大眾媒介上進行虛假不實或評論失當而損害企業名譽權。一般不會出現暴力侮辱等只能作為于自然人的侵害方式。(4)法人名譽損害后果不存在精神痛苦。法人名譽損害的后果是造成法人社會評價降低,但不可能使法人自身產生精神痛苦,而對公民名譽的損害則常常造成受害人精神痛苦和心靈創傷。
二、法人名譽權侵權行為方式
我國民法學界對侵犯名譽權違法行為的方式缺乏深入研究,大陸法系民法理論也較少提及這一問題。在英美侵權行為法中,主要將侵害名譽權的行為定義為“誹謗”,并細化了誹謗的具體方式。法國民法則將侵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劃分為誹謗和侮辱兩種。我國《民法通則》以立法的形式將侮辱和誹謗確認為兩種侵害名譽權方式的基本類型。最高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認定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據此,侵犯法人名譽權也主要包括侮辱和誹謗兩種方式。關于侮辱,指以口頭、書面等方式貶損法人形象、敗壞法人名譽的行為。如張貼丑化法人形象的大小字報等行為,但不可能是暴力方式。關于誹謗,指因過錯捏造并散布某些虛假事實,損害法人名譽的行為,這是侵害法人名譽權的主要方式。誹謗方式包括言語誹謗和文字誹謗,前者主要指因公開進行不當或失實評論而侵害企業名譽權,后者指利用大眾傳媒刊登新聞或廣告等方式。在認定時,只要行為人將某種與事實不符的情況傳播給他人即構成誹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劃撥土地使用權在何種要求下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2020-12-17茂名市有評殘嗎
2021-03-08企業使用童工單位如何處罰
2021-03-05福州律師收費標準
2021-02-19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三類犯停止減刑假釋
2021-02-21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