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蒸湘區律師 榆次區律師 延吉市律師 未央區律師 大興區律師 隆堯縣律師 蒲江律師
在現代社會醫療機構設備的發達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健康保障,但是健全的醫療技術和設備有時候也會帶來一些問題,醫療事故的出現和解決也有許多的糾紛,在醫療糾紛方面存在很多法律問題,畢竟涉及到人的生命健康,由于醫療機構的龐大而不能認真地解決每一個問題,導致醫療糾紛越拖愈久,但是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長,醫療糾紛訴訟時效延長怎么辦,現在就來了解這里面相關的知識吧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第136條規定,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一、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相關法律規定
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到底有多長,這是困擾廣大患者的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法律規定可以得到答案:
1、《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予保護。”
所謂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是指客觀上存在著知道的條件和可能,不管當事人實際上是否知道,均推定為知道權利受害侵害,應當自此時計算訴訟時效期間。例如,某女病人于 1993年在甲醫院分娩時因大出血而輸入了解200 毫升血,5 個月后于乙醫院查出患了乙型炎。當時的病例上記載著這次輸血史,并指明是乙型肝炎的病因。該病人一直在乙醫院治療,從未到甲醫院申明這一情況。1996年初,由于所在單位醫療制度改革,需要病人自己承擔一部分醫療費用。至此,病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甲醫院負擔這部分醫療費用,并申明是剛剛知道乙肝與輸血有關。法院開始受理了本案,并通知了甲醫院。甲醫院的法律顧問及時向法院提出了本安已超過訴訟時效的分析意見,后法院駁回了原千的訴訟請求。
2、《民法通則》第135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3、《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由此可見,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鑒于醫療糾紛專業性極強,實踐中一般采用“知道”而非“應當知道” 的標準,具體來說,即患者知道有損害后果發生時,可以以此作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或損害后果出現后一段時間,患者通過某種途徑知道權利被侵害(即知醫院有過錯)時,也可以作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點。但最終損害后果出現后超過20年患方未起訴的,喪失勝訴權。
同時,如果患者有證據證明其在一年內曾向醫院提出賠償要求,或雙方經第三方調節機構調解的,構成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期間將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仍為一年時間。
二、醫療事故訴訟程序
1、訴前準備工作。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應第一時間和醫務科聯系、投訴,要求復印診療病歷,并會同醫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歷(包括診治病歷、住院病歷、手術同意書、會診討論記錄等所有資料),向醫務科索要《醫療糾紛投訴表》回執。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選擇適用何種法律方式解決醫療糾紛了。
2、訴訟。提起訴訟后,法院會安排時間進行第一次開庭,該次開庭主要確認醫患雙方的訴訟主體資格、對雙方提交的病歷資料進行質證,經過質證的病歷將在第一次開庭后由法院移交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所以在首次開庭這一階段患方應把握好機會,認真仔細審查病歷資料的真實性、規范性、完整性,盡可能將對自己不利的病歷資料排除出有效證據之外。
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這是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環,它決定了整個醫療糾紛訴訟的大局。說白了,打醫療糾紛訴訟其實就是打醫療事故鑒定!患方應認真對待,向專家小組提交的《陳述書》內容應盡可能詳細陳述醫療經過,同時著重指出醫方的醫療行為存在哪些過失,違反何種診療規范。醫鑒會的專家們其實也是各醫院的主任醫師、醫學教授,他們對醫院一方有著天性的維護,故患方在《陳述書》中應一針見血明了的指出醫方存在的診療過錯,不給專家小組回旋的余地;如果患方在《陳述書》中不能指出醫方明顯過錯的話,專家們往往也會睜只眼閉只眼作出對患方不利的鑒定結論,這就象民事訴訟中不訴不理的原則。
4、賠償款的確定。醫療事故鑒定結果出來后,如認為構成醫療事故,患方可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確定賠償款項,但要考慮到醫方的診療行為和患者出現的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多大的因果關系,來確定醫方應承擔的責任。如某患者被確診為癌癥晚期,死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實,盡管醫方的診療失誤加速了患者的死亡,但如要求醫方對患者的死亡負全部賠償責任也是不合理的,法院也不會支持。所以患方應實事求是的分析醫方過錯程度來確定賠償額,避免盲目索賠,導致自己承擔過多的訴訟費用。
《民法通則》關于人身損害的訴訟時效規定,其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但問題是包括法律職業在內的一些人,對人身損害訴訟時效的理解往往有一個很大的失誤。他們只機械的理解“從受傷害之日起算”,或者“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的規定,但在醫療糾紛訴訟中,由于醫療行為的特殊性,一些患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時間受到的傷害,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到了傷害,以為病就是那樣。 例如,艾滋病潛伏期長達十年,十年后知道自己肯定是被侵害了,但也很難查清是被誰侵害了。因為每一次的進醫院,每一次注射打針、抽血化驗,甚至拔牙,都有可能被不潔醫療器械所感染。《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8條規定:“人身損害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這里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不能只僅僅理解為傷情的確診,還應理解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即還應包括侵害人的確定。但是也應注意,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雖然法律寫一年,但一般是兩年內有效。就一般的醫療糾紛來說,從發生之日起兩年起訴都有效,如果兩年中有持續與對方進行溝通的,那有效時間就以你最后溝通日起算~~ 如果說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就以上文最后一句 ,超過20年的,不予保護
三,醫療糾紛訴訟時效延長怎么辦
1、直接找醫院醫務科進行友好協商解決,當然目前很多地方的政府為了避免國家財產流失,出臺了很多的地方性文件監督醫院向外賠款,例如廣東省省政法就出臺了省政府令規定醫療糾紛賠付金額1萬元以上的,公立醫院應當采取由第三方介入的途徑解決,由此引出以下幾點;
2、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處理(如去找衛生局,衛計委等)
3、向人民法院起訴涉事醫院。
4、患方當事人可以了解糾紛案件發生地是否有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如果當地有成立該單位的可以向當地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5、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途徑(如有條件的可以申請仲裁)
療糾紛案件,實質上是因醫療過失,糾紛醫療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特殊行為,醫療糾紛訴訟時效延長怎么辦,究竟是什么時間受到的侵害,以及是不是受到侵害,并不是一般人都能夠知道或應當知道的,所以一定要仔細把握。另外,知道或應當知道還包括,是知道自己被侵害了,還是還要知道自己是被誰侵害了。這是個簡單的常理問題。所以,訴訟時效期間還應當包括自查清侵害人之日起計算。
醫療事故罪的認定
上海市醫療糾紛處理程序
醫療損害責任有哪些類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聚眾斗毆罪辯護詞范本怎么寫
2021-01-22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區別
2020-12-24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的辦法機構是哪一個
2020-12-09按份共有的拆遷怎么賠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