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審判決作出后如何申請再審
審判監督程序,又稱再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檢察院對于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依職權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重新審判的一種訴訟程序。
申訴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一項基本民主權利,在監獄或者其他場所服刑的罪犯同樣享有申訴權,他們如果對生效的判決、裁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訴,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重新對案件進行審查處理。監獄和其他執行機關是執行國家刑罰的機關,對于罪犯提出的申訴,應當及時將申訴材料轉請人民檢察院或者原判人民法院進行處理,不能以任何形式和借口阻攔或者扣壓罪犯的申訴,更不能因為罪犯提出了申訴而認為罪犯表現不好,給予處罰。監獄和其他執行機關在執行刑罰過程中,根據罪犯提出的申訴或者其他信息,如果認為判決可能有錯誤,包括無罪判有罪、定性不當、量刑過重過輕的,也應當轉請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在收到執行機關認為判決有錯誤要求重新處理的意見或者罪犯的申訴后,應當認真進行審查。經審查人民法院認為執行機關反映的意見正確,罪犯的申訴有理的,應當對案件重新進行審判;人民檢察院認為原判確有錯誤的,應當決定提起抗訴,但是在新判決、裁定沒有作出之前,原判不能停止執行。經審查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原判正確,申訴無理的,可以駁回申訴,并將審查結果書面通知監獄等執行機關和申訴人。
相關知識:再審程序的前提條件
民事訴訟法第177條具體規定了人民法院內部啟動審判監督程序的權利劃分,第179條至182條具體規定了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內容,第185條、186條具體規定了人民檢察院啟動審判監督程序的權利劃分,即: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1)、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2)、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3)、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4)、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綜上所述,審判監督程序,就是再審程序,需要當事人自己提起再審申請,經確認符合申請再審的條件,才能進入再審程序,這個過程是很嚴格的,適用條件很嚴苛,必須完全滿足要件才行,如果對以上問題還有疑問的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要多久
2021-01-25個人住房貸款條件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2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房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1-01-10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