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第三人撤銷之訴
第三人撤銷之訴是指非因自身原因沒有參加到他人之間的審判程序,針對雙方當事人之間生效判決對其不利部分予以撤銷的請求。
二、什么是形成之訴
形成之訴,是依據判決使權利關系及法律關系發生變動之類型的訴訟。承認這種請求的判決被稱為形成判決,而使權利關系及法律關系發生變動的效力就是形成力,在觀念上這種判決并沒有相對應的強制執行內容,不過,諸如戶籍登記等廣義的執行則另當別論,換言之,形成判決不具有“僅限于民事執行法講義意義上”的強制執行之內容。
三、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三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提起撤銷之訴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出,并應當提供存在下列情形的證據材料:
(一)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
(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全部或者部分內容錯誤;
(三)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
第二百九十五條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是指沒有被列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當事人,且無過錯或者無明顯過錯的情形。包括:
(一)不知道訴訟而未參加的;
(二)申請參加未獲準許的;
(三)知道訴訟,但因客觀原因無法參加的;
(四)因其他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三、第三人撤銷之訴提起的期限
依新民訴法規定,第三人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此規定所設期限與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一樣,都是不變期間,不適用延長、中止、中斷的規定。對于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界定,是以第三人知悉對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損害其民事權益事實為標準,應當根據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是否送達第三人,以及第三人與案件當事人之間的出將入相等具體情形判斷。撤銷之訴期間的起算,可能晚于法院判決、裁定、調解書生效時間,但不能早于生效時間。超過六個月期間,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不予受理。
上述就是小編對“第三人撤銷之訴形成之訴的概念”問題進行的解答,成形之訴是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一種,是依據判決使權利關系及法律關系發生變動之類型的訴訟。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范圍
2020-11-24醫療糾紛其中患者要提交哪些證據
2021-02-12逃稅罪的處罰
2020-11-09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交通事故訴訟證據一覽表
2021-01-02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如何進行保險理賠程序,保險理賠時效又是幾年
2020-12-04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土地承包合同撤銷補償問題
2021-02-0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客體是什么意思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