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雙倍返還購房款是最高人民法院針對商品房買賣合同中開發商的不誠信或者是欺詐行為所作出的一種懲罰性規定。這種規定的適用具有嚴格的條件限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從時間上區分作出了兩種懲罰性規定:一種是在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另一種是在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時。
第一種懲罰性的規定,《解釋》第八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一)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
(二)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
上述規定列出了出賣人的兩種行為:一是“賣后未告知而抵押,”二是“一房二賣”。兩種行為都要求發生在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都要求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買受人無法取得房屋。
第二種懲罰性的規定,《解釋》第九條規定: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一)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
(二)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
(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
該條規定在時間上是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時,強調了出賣人的三種“故意隱瞞”行為,都要求三種行為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解釋》實際上規定了開發商(或出賣人)的五種行為適用懲罰性的規定,并在時間上、結果上、出賣人的主觀故意上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本案中,開發商已經實際取得了關于本案所涉房屋的預售許可證,根據法律規定已經具備了該商品房的全部預售條件,過了預售許可期限發生的預售行為,并不能證明本案所涉及的商品房不具備預售條件。規定或取消預售許可證的有效期限問題以及是否辦理延期手續,屬于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行為。超過商品房預售期限并不能證明開發商失去了預售資格,也不能證明預售行為不合法,這與開發商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是不同性質的行為。鑒于購房人并沒有提供證據證明開發商故意隱瞞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得事實或者提供虛假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應當認定雙方之間的買賣合同有效。至于沒有簽訂書面的買賣合同,雙方可以盡快補簽并辦理相關手續。
以上就是關于商品房買賣合同哪些可以要求是雙倍返還購房款的情形,如果在這過程中你需要律師的幫助,可以在線聯系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適用的一般時效是多久
2020-12-14民法典規定請求撤銷婚姻時效是多久
2021-01-03字體二次創作算侵權嗎
2021-01-28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如何簽訂財產保險合同呢
2021-03-12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