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律霸網條規定:“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還該物的合同。”該條中“保管物”的外延為何?這直接決定了保管合同制度的適用范圍。對保管物的范圍,世界各國或各地區的立法并不相同,其中《奧地利民法典》第960條、《日本民法典》第657條、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589條、我國澳門地區民法第1111條等認為保管物包括動產與不動產,[1]如我國澳門地區民法第1111條規定:“寄托系指一方將動產或不動產交付他方保管,而他方于被要求返還時將之返還之合同?!倍斗▏穹ǖ洹返?918條、《德國民法典》第688條、《瑞士債務法》第472條第一款、《意大利民法典》第1766條等則認為保管物以動產為限。[2]如《德國民法典》第688條規定:“根據保管合同,保管人負有保管存放人所交付的動產的義務?!惫P者認為,由于《合同法》對保管物的范圍未設限制,因此保管物的范圍除動產外,還應包括不動產。對不動產的保管,有學者認為,不動產之保管,如有看守人或管理員時,一般常屬雇傭或委任,甚少以寄托契約為之。因此主張保管物應限于動產。其實,若以不動產的保管可采取雇傭或方式為由而否認其可成立保管合同的必要性,則動產亦無必要成為保管合同的標的,因為動產的保管也可采取雇傭或委托合同的方式。
保管物雖一般為寄存人所有之物,但不限于寄存人所有之物。第三人之物也可作為保管的標的物,如寄存人將拾得之物交給保管人保管,甚至保管人所有的物在特殊情形也可成為保管的標的物,如承租人將租賃物臨時交給出租人保管,此際出租人作為保管人系保管自己之物。但若保管物為盜贓物,此際,固可成立保管合同,但該合同能否有效,則應區分不同情形而定:當保管人為惡意時,該保管合同應屬違反公序良俗而無效。當保管人為善意時,因公序良俗的違反不能僅以客觀行為為斷,還需考慮法律行為、當事人的主觀意識,該保管合同應為有效;但保管人嗣后發現保管物為盜贓物的,該保管人可以錯誤或欺詐為由撤銷保管合同,并拒絕繼續保管。[3]《物權法》第2條第二款規定:“本法所稱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币嗉矗稍谖?動產與不動產)之外,亦承認“權利”可作為物權的標的物。與此相關,在物之外,權利可否作為保管給付的標的物?如知識產權可否作為保管的標的物?我認為,雖然知識產權的相關證明資料可作為保管的標的物,但知識產權本身不能作為保管的標的,無成立知識產權保管合同的可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3-25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合伙人退伙要退本金嗎
2021-03-20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土地出讓費如何使用
2021-03-05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舊房改造應該領補助還是領補償
2020-11-15拆遷安置房房產證怎么改名字
2021-03-01房屋拆遷補償是按戶口分嗎
2021-03-08農村無房戶拆遷協議不合法怎么維權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