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票據侵權時該如何維權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7 · 146人看過

在經濟流通中,企業間使用匯票支付貨款等十分普遍,關注銀行承兌信息網獲取更全面的票據信息。隨著金融形式的多樣化,突破了承兌匯票傳統職能的衍生業務也越來越多,客觀上也越來越復雜。為了便于理解,我們選取一張票號為***3627的承兌匯票作為主角,為了表述方便,暫以其尾數取名“3627”。

首先,3627是一張承兌匯票。承兌匯票指辦理過承諾兌付手續的匯票。即在交易活動中,購貨人為了向售貨人簽發匯票,在票面上由銀行注明承認到期付款的“承兌”字樣及簽章。付款人承兌以后成為匯票的承兌人。經購貨人承兌的稱“商業承兌匯票”,經銀行承兌的稱“銀行承兌匯票”。

簡單來說,例如A公司向B公司購買了價值500萬元的貨物,但A公司不愿直接支付現金,向B公司支付一張面額為500萬元、期限為6個月的承兌匯票。匯票得到銀行的付款承諾后,即成為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作為短期的融資工具,期限一般不超過6個月。銀行承兌匯票由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A公司出票,而B公司在拿到這張500萬元的承兌匯票之后,票據期限到達之日即可向承兌銀行申請兌付現金了。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B公司在這張匯票到期之前,直接到銀行兌付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的,如果不兌付的話,這張匯票拿在手里6個月也沒什么意義,所以基于這張匯票的衍生業務就出現了,那就是貼現。

銀行承兌匯票的貼現,是申請人由于資金需要,將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轉讓給銀行,銀行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利息后,將余額付給持票人的一種融資行為。也就是說,B公司可以拿這張500萬元的票據去銀行貼現,不過要支付給銀行一定的利息。正規的票據貼現是合法的。

由于銀行貼現的嚴格手續和信用審核過程,企業到銀行貼現客觀上不容易,于是企業或虛構交易背景進行貼現,或通過票據掮客、民間票據市場進行貼現。一般認為,正常的民間貼現對資金流動是有利的,但貼現業務中也出現了一些違法違規問題。

至此,了解了承兌匯票以及票據貼現的簡單背景之后,我們開始了解本案主角—承兌匯票3627的“奇幻旅行”。

案件回放

違規貼現后惡意申請公示催告

2011年11月26日,C公司與D公司簽訂了《產品購銷合同》。同日上午,C公司付某向D孫某支付了四張承兌匯票,共計2000萬元。其中包括票號為3627的涉案匯票,票面金額為500萬元,付款行系張家口市商業銀行紅旗樓支行,出票日期為2011年11月24日,到期日為2012年5月24日。意外的是,D的孫某稱將四張匯票丟失。2011年12月1日,D公司經理張某報案稱涉案匯票被騙。

這里需要補充一個背景,在票據違規貼現的過程中,倒賣票據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人在倒賣票據之后,在并非被盜或遺失票據的情況下,惡意申請公示催告,企圖通過除權判決獲得票據利益。

D便使用了這種手段。2011年12月2日,D以票據丟失為由向張家口市橋東區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2011年12月30日,張家口市橋東區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報進行了公告。2012年2月29日,張家口市橋東區人民法院做出了(2012)東民催初字第4號民事判決,宣告涉案3627號承兌匯票無效。自判決公告之日起申請人D有權向支付人請求支付。

與本案相關的另外一起案件信息顯示,D拿到3627號承兌匯票后,其公司經理張某通過中間人向高某違規貼現。但高某未能足額付款,以詐騙罪判刑

雖然涉及違規貼現,但此時3627已經進入了流通領域,輾轉到了唐山一家焦化企業的手中。

話分兩頭

2011年3月31日,**E公司與F公司簽訂了《煤炭買賣合同》一份。基于該合同的約定,F將3627匯票背書轉讓給E公司。E于2011年12月8日將涉案承兌匯票背書轉讓給其下屬物資分公司作為撥付的采購資金,當時未發現該匯票被公示催告。但下屬分公司之后在委托收款時發現該匯票已被法院公告止付,后由E向法院起訴維權。

E在查詢公示催告公告后得知D為3627的申請權利人,便將D告上了法庭。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D公司賠償**E公司票據款500萬元及相應利息損失。

但D認為,E取得3627匯票是在法院對該票據權利的公示催告期內,因此其取得票據的行為無效,E不享有票據權利。另外,基于對一審管轄權、適用法律等異議,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

案件進展

法院認定“3627”匯票的權利人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對于3627權利人的認定是案件關鍵。D通過市場交易行為取得3627匯票后,由其公司人員孫某將該匯票通過民間貼現并取得部分貼現款,此行為應視為D對自己所享有的票據權利的處分,在其將涉案匯票用于貼現的同時,本由其享有的票據權利發生了轉移,此時D不再享有本案所涉匯票的票據權利。與此同時,3627在被D用于貼現后進入流通領域,經過多次轉讓到達E公司手中,后E公司將匯票背書交付給物資分公司用于撥付采購款。匯票粘單上背書人與被背書人簽章連續。E公司提交了其前手F公司出具的證明以證實其取得本案匯票是在2011年12月6日,不在公示催告期內。且與下屬分公司之間的票據轉讓是無效的,因此E公司為涉案匯票合法持票人,應該享有票據權利。D的侵權行為造成E公司不能通過承兌銀行支付實現票據權利,其權利損失額為500萬元人民幣,理應由D賠償。

2014年12月23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判定D**金屬材料貿易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山西E股份有限公司票據款500萬元及相應利息損失。

銀行承兌信息網提示:票據流通過程中,各種票據糾紛時有發生,在這些票據糾紛中商事主體不嚴格依照票據法律之規定作出票據行為的現象比較普遍,而惡意申請公示催告的問題更為突出。本案中,D公司在合法持有票據后先是違法貼現,繼而隱瞞實情以丟失為由進行公示催告,就是典型的案例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企業在拿到票據之后,一定要先對票據進行形式審查。此外要判斷與票據轉讓的前手是否有真實交易,缺乏真實交易的轉讓是有風險的。其次,要向銀行查詢票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關注銀行承兌信息網獲取全面的票據信息。一旦票據出現問題,要立即到銀行掛失,并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程序。如果發現票據已經進入了公示催告程序,不能再進行任何轉讓,應立即向提起公示催告程序的法院要求申報權利。

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票據侵權的維護意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