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合同義務與相關義務之間的聯系
給付義務有主給付義務與從給付義務。這里主要討論是后合同義務與主給付義務之間的區別。兩者的區別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主給付義務自始確定,并決定合同類型。后合同義務的內容則是不確定的,且它不決定合同類型。
第二,主給付義務構成雙務合同的對待給付,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前,得拒絕自己的給付,后合同義務原則上不屬于對待給付,不能同時發生同時履行抗辯權。
第三,兩者發生的時間不同。后合同義務發生在合同終止后,是合同效力消失后一方當事人應負有的誠信義務。給付義務它發生在合同有效成立后,終止前這一階段,以合同效力的存在和持續為前提。
第四,兩者產生的基礎不同。后合同義務是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而產生的,它往往是法定的,而給付義務在大多數情況下來源于當事人的自由協商,當事人可以約定變更雙方的權利義務。
第五,結果不同。不履行后合同義務須承擔后合同責任,不履行給付義務,須承擔違約責任。
后合同義務與先合同義務之間的關系
后合同義務與先合同義務兩者之間最大的聯系在于:兩者均是基于誠實信用原則產生的,均是基于一定的信用關系而應向對方承擔的義務。兩者的區別也是十分明顯的:兩者產生的時間不同,先合同義務發生在合同訂立過程中,合同有效成立前,屬締約階段的義務而后合同義務發生在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發生在合同效力消失之后,可以說,先合同義務是法律對當事人之間的信用關系的繼續和延伸。
后合同義務與不真正義務之間的關系
所謂的不真正合同義務是指合同相對人雖不得請求義務人履行,義務人違反也不發生損害賠償責任,而僅使負擔此義務者遭受權利減損或喪失后果的義務,理論上也稱間接義務。合同法上為受害人規定的不真正義務主要是減輕損害的義務,簡稱減損義務。減損義務所指的是指受害人自己的損害。對這種義務的違反不得讓義務人賠償他人損害,而是使其自負損害,與一般法定義務的后果頗不相同,所以才稱為“不真正義務”。如《合同法》第119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當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后合同義務是向對方承擔的義務,違反該義務應向對方承擔責任,而不真正義務并非是向對方承擔的義務,違反該義務亦不會發生向對方擔責的情況,只是自我遭受不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切單位和個人有哪些保護環境的義務
2020-12-17爺爺坐過牢影響孫子嗎
2020-11-28婚姻法司法解釋
2020-11-15p2p非法集資國家賠付比例是多少
2021-02-24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房屋拆遷時住改非怎么定義
2021-03-23營業房拆遷補償比普通房屋拆遷補償多多少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