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侵權人因為侵權遭受的損失
一般來說,確定侵犯商業秘密的實際損失應當充分的考慮以下因素:
(1)研制開發成本,包括花費的時間、金錢和付出的努力等,必須將該部分成本計入實際損失。
(2)現實的利益損失。使用商業秘密正在給權利人帶來的經濟利益,涉及到生產成本的降低、銷售額的提高、利潤率的增加等。侵犯商業秘密造成權利人現實利益的喪失屬于實際損失。
(3)將來的競爭優勢,即權利人對將來利益的合理預期。在因為披露而使商業秘密喪失的情況下,或者實際情況表明不易于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的情況下,將來的競爭優勢的喪失往往是實際損失的組成部分。確定此種損失應當考慮商業秘密新穎性的程度、經濟價值的大小、利用周期的長短、市場競爭的程度、市場前景的預期等。
2、侵權人因為侵權獲得的利益
從侵害商業秘密行為的損害賠償實踐來看,計算實際損失往往是非常困難的,計算利潤則是相對比較容易的。就西安的案例而言,**連鑄公司與四川川威和**泰山分別簽訂了板坯連鑄機的設計、安裝等總合同,兩個合同的總金額為1.48億余元,但是,由于從卷中現有的**連鑄公司的財務賬目中無法確定其因兩個合同所獲取的利潤。庭審中,原告的訴訟代理人向法庭提交了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的專家評估意見,認為板坯連鑄機成套設備設計、制造的平均銷售利潤為12%,按**連鑄公司簽訂的兩份合同的金額計算(7296萬元+7560萬元)×12%=1782萬元。合議庭認為,賠償額采取此種方法計算是較為客觀的。
3、承擔合理的費用。
這個合理的費用與商標、專利的相關規定差不多,都是調查取證的費用開支。是不是支持律師費,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有的法院是會支持的。
4、連續侵權問題
連續侵權問題,商標、專利最高院都有明確的解釋,但是商業秘密卻沒有。某些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和侵犯商標、專利權一樣是連續的,有的持續時間較長,此時,對損失額的計算,不能簡單地以被告的侵權所得為損失額,還必須考慮時效問題,如果被害人早已知道被告人的侵權行為,卻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在超過訴訟時效之后,才向有關機關尋求救濟的,在審判實踐中,其損失額的計算應當自向有關機關尋求救濟之日起向前推算兩年計算,超過兩年的損失不予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案件超期羈押怎么辦
2020-12-22國有金融資本是指什么
2020-11-24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如何防范家庭冷暴力
2020-12-15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土地互換后可以要回來嗎
2021-01-25地鐵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0-12-18濮陽市集體房產證房屋拆遷是怎樣的
2020-12-14房屋拆遷按房產證還是戶口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