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行為如何界定
非法集資是一種犯罪活動,該類罪犯罪構成要件如下所述:
(一)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這里要特別強調法律擬制人格主體——單位,否則,我們將無法對司法實踐中大量存在的單位(既可以是一個單位單獨實施,也可以是單位與自然人、單位與單位共同實施)實施的非法集資行為通過《刑法》來規范。
(二)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當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資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在單位進行非法集資的情況下,這種故意體現為單位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以單位的名義為單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單位犯罪故意是單位成員的共同認識和意志,嚴格區別于單位成員個人的認識和意志。
(三)犯罪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資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資本的運作過程,即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將不特定對象的資金集中起來,使他們成為形式上的投資者(股東、債權人),往往是人數眾多,涉案金額大,嚴重破壞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們建議將非法集資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節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確立其在整個《刑法》體系中的應有地位。
(四)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未依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集資行為。主要是以非法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其他回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非法集資行為如何界定”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
2021-03-24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