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部門保護主義,本位主義助長了破產欺詐行為的產生。當今社會上流傳了一種說法叫“要破產就破銀行”。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的企業鑒于對銀行債臺高筑、不堪重負的狀況,再加之政府有關部門為了減輕本地、本系統下屬企業因效益不佳對本地財政的壓力,指使企業采取“假破產、真逃債”的辦法賴掉、甩脫銀行或其他的債務,搞破產欺詐。
3、不適當的行政干預也是個別企業搞破產欺詐的原因。破產作為一種法律制度,離不開法院審判的獨立與公正。但從目前受理的破產案件看,尤其是涉及國有企業和部分集體企業的,基本上是行政行為。個別企業根本沒有達到破產界限,企業也不愿意破產,而當地政府為了某種目的硬性要求企業做假帳、走破產之路甩掉包袱,然后再生。而個別真正達到破產界限的企業,卻因上級主管部門的不批準,而不能申請破產。
4、有關破產的法律規定不明確、不具體。為了防止破產企業轉移財產逃避債務,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破產法(試行)》第三十五條規定了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前六個月至破產宣告之日的期間內,破產企業實施的下列行為無效:(1)隱匿、私分或者無償轉讓財產;(2)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3)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4)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5)放棄自己的債權。破產企業有前款所列行為的,清算組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回財產。追回的財產,并入破產財產。但是受人際關系、破產企業法定代表人的思想素質、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對這五種行為有時難以掌握,客觀上有的搞破產欺詐的甚至將時間提得更早,以就難以杜絕破產欺詐的發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批準征用土地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5征地補償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1-11被工廠辭退當天可以要工資嗎
2020-11-26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兒童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1-01-10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什么是贍養
2021-03-01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