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勒索與非法拘禁的區別是什么
敲詐勒索而限制人身自由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而非法拘禁的目的顯然不能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是指以非法扣押、關押或其他手段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
案例總結:
徐某等人犯罪行為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應定性為敲詐勒索罪。
案例介紹:
2011年3月14日,徐某從江蘇將妻子秦某接回巫山。因秦某與被害人張某某在江蘇共同生活一年多,并生育一女。秦某與徐某商量,將張某某騙至巫山后向其索要補償。同年3月16日14時許,張某某到達巫山,徐某、譚某、黃某某與秦某、徐某將張某某帶至大世界茶樓,被告人徐某以秦某為張某某生育了一個女孩并為其煮了一年多時間的飯為由向其索要補償,在茶樓房間里,徐某對張某某進行威脅、打罵,迫使張某某拿出銀行卡并說出密碼,并與黃某某、秦某一起從張某某卡中取走現金22500元。
就本案中徐某邀約譚某、黃某某限制張某某人身自由且強行索取他人財物的行為該如何認定,存在以下分歧:第一種意見認為:徐某、譚某、黃某某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一款之規定,應當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其責任。第二種意見認為:徐某、譚某、黃某某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采取威脅的手段,強行索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應當以敲詐勒索罪依法追究其責任。
所謂非法拘禁罪,是指以非法扣押、關押或其他手段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而敲詐勒索罪,是指目的在于非法占有,對被害人使用要挾或威脅的方法,強行索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敲詐勒索罪與非法拘禁罪在組成要件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都侵犯了人身自由;在客觀方面大多會表現為挾持或是恐嚇;其一般主體在主觀方面均表現為故意。由于敲詐勒索罪中以威脅或要挾的方式強索他人財物和非法拘禁罪中以拘押、禁閉等強制方法限制人身自由,兩者都可能有以暴力等形式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所以我們在實踐中容易將二者混為一談,但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到不同點:敲詐勒索而限制人身自由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而非法拘禁的目的顯然不能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據此,上海刑事律師認為徐某等人犯罪行為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應定性為敲詐勒索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轉賬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1什么部門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021-02-23有勞動糾紛案子的員工檔案保管時間是多久
2020-11-30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多少錢,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