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針對李某放棄繼承權的行為,合議庭有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繼承權的取得是基于特定的身份關系,單方面拒絕財產權益的增加,是人格自由權的體現。本案李某放棄行為并不違背私法自治原則,因此,該放棄行為有效。
第二種意見認為,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法律行為,侵害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應確認該行為無效。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是:
我國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在大陸法系常被稱為債法中的最高指導原則,是一項重要的民法的基本原則。民法通則第七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該規定實質上是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即任何權利的行使不能損害他人的正當、合法權益,否則便是濫用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意見》第四十六條規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使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繼承人放棄繼承本身并不違反法律規定,但如果侵害或危及他人合法權益時應當予以限制。且我國憲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本案中,李某在無力償還張某借款時享有繼承權而放棄繼承,主觀上具有惡意,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其放棄繼承權侵害了張某對其享有的債權,且李某享有繼承權財產價值顯然遠遠高于該負的5萬元債務,如李某放棄繼承權的行為有效,使其不能償付債務,違背了立法目的,不利于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勞動者申請司法援助的條件
2021-01-05在法律中什么叫播放權
2020-11-29按揭車是否可以抵押
2020-12-17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保險理財:如何選擇投資型保險?
2021-01-13什么是商業代理?
2021-02-11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國有土地出讓必須凈地嗎
2021-02-14如何申請征地拆遷信息公開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