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競業限制發生爭議需要先仲裁嗎
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中的“競業限制糾紛”,用人單位應先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任何一方可向法院提起訴訟。
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規定了保密義務或競業禁止義務,那么,保密義務或竟業禁止就成為勞動權利義務內容的一部分,如果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因履行該條款而發生的糾紛,應屬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此,競業限制爭議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勞動爭議案中涉及商業秘密侵權問題的函》(勞社廳函1999]69號)規定:勞動合同中如果明確約定了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內容,由于勞動者未履行,造成用人單位商業秘密被侵害而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并依據有關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作出裁決。其次,如果勞動者違反競業禁止義務,自營或參與他人經營同類營業,并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時,用人單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害商業秘密的訴訟。
二、關于競業限制的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范圍和期限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從以上法律規定我們可以知道,競業限制發生糾紛也是屬于勞動爭議的范疇,自然就應當先走勞動仲裁的程序。如果過仲裁仍然不能解決,則應該通過法院訴訟來處理。如果您還需要更多這方面的協助,請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方實施家暴或虐待,離婚時需要承擔哪些賠償
2020-12-09可以行使留置權的合同有哪些
2020-11-24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安置房的定義
2021-01-13拆遷分的安置房的房產證要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1-01-11應怎樣確定行政訴訟請求
2021-01-29學校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