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監察與勞動仲裁的區別與聯系
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勞動監察指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對違反勞動法規的單位或勞動者,可以依據現行勞動法律、法規、規章的決定,分別給予警告、通報批評、罰款、吊銷許可證、責令停產整頓的處罰;對觸犯其他行政法規的,建議有關行政機關給予行政處罰;對觸犯刑律的,建議執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勞動監察與勞動仲裁的區別:
二者的區別,主要有六個方面。
一是執法主體不同。勞動監察的執法主體是勞動行政部門,其執法機關的執法活動是代表勞動行政機關實行行政執法;而勞動仲裁的執法主體是依照國家勞動立法建立的特定機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及用人單位三方面的代表組成。
二是法律行為不同。勞動監察屬于行政執法,作出勞動監察作用的是勞動行政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而勞動仲裁則是一種準司法性質的活動,作出的裁決屬于一種國家授權的仲裁機構對發生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的行為。
三是工作職責不同。勞動監察由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
監督檢查,是依照法定的行政職權主動進行,不需要相關人提出請求;而勞動仲裁機構則是受理勞動關系當事人申訴的勞動爭議案件,需先提出仲裁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才能受理案件,否則,仲裁部門不主動介入。
四是法律地位不同。在勞動監察過程中,勞動行政部門同接受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之間是行政管理關系;而在勞動仲裁的所有程序中,仲裁機構是一種“中間人”,不作為當事人而處于“第三者”的地位。
五是法律后果不同。在勞動監察過程中,勞動監督機關一經作出處理決定,立即發生法律效力,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立即執行。有關當事人不服處理決定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在申請復議或行政訴訟期間,不影響決定的執行。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并不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而是處于效力待定狀態。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只有法定期限屆滿,雙方當事人不起訴的,仲裁裁決書才發生效力,有關當事人向法院起訴,也不是以仲裁機構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而是以勞動爭議的另一方為被告提起普通的民事訴訟。
六是執法手段不同。勞動監察既包括事后矯正,也包括事前預防;而勞動仲裁則屬于事后矯正。
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護國家勞動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確保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兩者不僅不排斥,而且可以通過相互配合起互相補充的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樣的無證房在拆遷中有補償
2021-01-24兒媳婦有權利住公婆的房子嗎
2020-12-23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如何使保險公司的責任免除條款真正的免除保險責任
2021-02-11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法定程序到底是什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