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與訴訟相比,具有保密、高效、自主選擇等特點,在現代商事活動中已構成一種重要的糾紛解決方式。同時,其發展又與司法審查有密切的關系。在對國際商事仲裁進行司法審查中,我國法院一直嚴格依照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堅持支持與監督的原則,注重發揮仲裁的作用。這種支持與監督主要涉及4個方面。
一、正確認定涉外仲裁協議的效力
仲裁協議是仲裁的基礎,有效的仲裁協議才能排除法院的司法管轄權。在商事糾紛中,在一方當事人起訴到法院,另一方當事人在答辯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時,我國法院通常要對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有效的仲裁協議進行審查和判斷。依照我國仲裁法的規定,有效的仲裁協議應當同時具備3個條件:一是有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是有明確的仲裁事項;三是有選定的仲裁機構。其中關于仲裁機構的選定有非常特別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外商事案件中,我國法院對仲裁協議的效力進行司法審查時,并非當然地適用我國仲裁法的規定,而是首先根據我國沖突規范的指引,確定適用哪國法律來認定所涉仲裁協議的效力。2011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首次明確規定了涉外仲裁協議的準據法。根據該法第十八條規定,我國法院首先適用當事人明確選擇的仲裁協議適用的法律來認定所涉仲裁協議的效力,其中要注意區分當事人約定的合同準據法。在當事人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將適用當事人約定的仲裁機構所在地法律或者仲裁地法律來認定所涉仲裁協議的效力。只有在當事人之間既沒有約定仲裁協議應當適用的法律,也沒有約定仲裁機構或者仲裁地,或者雖有約定,但約定不清的情況下,我國法院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四條的規定,適用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認定所涉仲裁協議的效力。司法實踐中,盡可能認定仲裁協議有效,以保障當事人仲裁意愿的實現。
二、對是否撤銷我國涉外仲裁裁決進行司法審查
一般而言,我國法院有權撤銷本國的仲裁裁決。我國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同樣賦予了我國法院對我國仲裁裁決的撤銷權。司法實踐中,我國法院分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我國仲裁機構做出的國內仲裁裁決和涉外仲裁裁決進行司法審查,決定是否撤銷或者不予執行所涉仲裁裁決。由于二者實行不同的審查標準,這是我國對國內仲裁裁決和國際仲裁裁決司法審查“雙軌制”的表現之一。其中,對屬于國際仲裁范疇的涉外仲裁裁決的審查標準相對寬松,只有在申請人舉出充分的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國法院才會裁定撤銷該仲裁裁決:一是沒有有效的仲裁協議;二是仲裁被申請人未獲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自身以外的原因未能充分陳述意見;三是仲裁程序違反仲裁規則;四是超裁,包括超出當事人交付仲裁的范圍和仲裁庭有權仲裁的范圍。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法院在當事人申請撤銷涉外仲裁裁決的案件中,一般僅應對所涉仲裁裁決進行程序方面的審查,而不包括對仲裁庭認定事實以及適用法律方面的審查,從而保障仲裁庭對糾紛裁量的實質性權力。事實上,我國法院在僅對涉外仲裁裁決進行程序方面審查的過程中,對撤銷條件的把握也是極為嚴格的:一是僅就申請人提出的理由進行審查,申請人未提出的理由,即便可以認定構成上述四種情形之一的,法院也不會據以撤銷所涉仲裁裁決;二是對申請人多提出的仲裁程序方面的瑕疵,包括未給其充分陳述意見的機會、仲裁程序違反仲裁規則等等,一方面要求申請人提供的證據要充分,另一方面對仲裁庭的行為做出寬松解釋和認定,即盡可能不做出撤銷仲裁裁決的結論。
三、對是否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進行司法審查
在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環節,我國民事訴訟法明確區分國內仲裁裁決、涉外仲裁裁決、外國仲裁裁決,分別規定了不同的司法審查標準,這是我國對國內仲裁裁決和國際仲裁裁決司法審查“雙軌制”的表現之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訂,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進行修改,以保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一致,實現了我國國內仲裁裁決不予執行標準和撤銷標準的統一,但仍沒有解決我國仲裁界一直期盼的國內仲裁與國際仲裁司法審查標準統一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四條的規定,作為我國法院對涉外仲裁裁決是否應予執行的審查標準,顯然較上述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的規定更為寬松,并不包括對仲裁裁決所依據的證據和所適用的法律方面的審查。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三條的規定,當事人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案件中,我國法院必須根據國際條約或者根據互惠原則辦理。我國參加了《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即《紐約公約》,該公約目前成員國已達149個,締約國非常廣泛,我國法院司法實踐中基本上都是依據《紐約公約》第五條的規定對外國仲裁裁決進行司法審查。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國存在區際私法沖突,內地法院對是否應予認可港、澳、臺仲裁裁決,通常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進行司法審查。此類案件與《紐約公約》第五條規定的對外國仲裁裁決的審查標準基本一致。通常將這幾類仲裁裁決統稱為國際商事仲裁裁決。
司法實踐中,當事人只有在舉出充分的證據證明仲裁裁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國法院才會裁定拒絕承認(認可)該仲裁裁決,從而否定其執行力:一是沒有有效的仲裁協議;二是仲裁一方當事人未獲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自身以外的原因未能充分陳述意見;三是仲裁程序違反仲裁規則或者仲裁地國法律;四是仲裁事項超出當事人交付仲裁的范圍;五是仲裁裁決無拘束力。該五種情形基本上是對仲裁的程序方面進行審查,而不涉及實體內容。我國法院對上述標準的把握與前述是否撤銷涉外仲裁裁決標準的把握類似,特別是對于涉外仲裁裁決,當事人曾向法院申請撤銷該仲裁裁決被駁回,如其又在執行程序中以相同理由提出不予執行抗辯的,我國法院將不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仲裁法的司法解釋第二十六條對此做出了明確規定。
此外,只有在兩種情形下,我國法院可以不以當事人提出為前提,而依職權對所涉仲裁裁決進行司法審查:一是爭議不具有可仲裁性;二是仲裁裁決有違我國的社會公共利益或稱公共政策。只要不屬于我國仲裁法第三條規定的不能仲裁的爭議,我國法院不會以可仲裁性的理由否定該仲裁裁決;我國法院歷來慎用公共政策條款,對“公共政策”通常進行嚴格解釋,至今我國僅有1例涉外仲裁裁決以此為由被裁定不予執行,也僅有1例外國仲裁裁決以此為由被拒絕承認和執行。
四、建立報告制度對國際商事仲裁進行特別監督
為保障我國法院對國際商事仲裁的司法審查執行統一的標準,最高人民法院通過法發【1995】18號《關于人民法院處理與涉外仲裁及外國仲裁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法發【1998】40號《關于人民法院撤銷涉外仲裁裁決有關事項的通知》2個司法文件,建立了報告制度,即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擬認定涉外仲裁協議無效、撤銷涉外仲裁裁決、不予執行涉外仲裁裁決、拒絕承認(認可)和執行外國(港、澳、臺)仲裁裁決的,應當逐級報請最高人民法院審查同意后,才能作出相關裁定。多年來,該報告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執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統計,2000年至2012年間,全國法院請示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該類案件共64件。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復函同意裁定不予承認和執行(含部分不予承認和執行)的有24件,涉及仲裁協議不成立或無效的8件;涉及當事人未獲指派仲裁員或仲裁程序的通知、仲裁程序違反仲裁規則或仲裁地法律的12件;因涉及部分超裁而被部分拒絕承認和執行的2件;因涉及仲裁事項不具有可仲裁性的1件;因涉及違反我國公共政策的1件。
我國關于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的實踐,充分表明了我國法院對涉外仲裁的支持態度。正是這種有效的支持與監督,有力地促進和保障了我國涉外仲裁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為代表的我國仲裁機構及其業務近年來的大發展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款做理財產品違法嗎
2021-03-05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要多久
2021-01-25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0-12-13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員工食堂承包合同
2020-12-21女方未婚戶口未遷拆遷可賠償嗎
2020-11-20誰有權分割公房的拆遷補償款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