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有關法律規定及司法解釋
我國先后制定的有關勞動方面的法律,對仲裁時效期限以及時限的規定措辭略有不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1993年7月6日國務院發布)第23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1995年實施的《勞動法》第82條改為:“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已于2008年5月1日實施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p>
由此可知,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經過了從6個月到60天再到一年的演變過程,而仲裁時效的起算點呢,也經過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到“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再回到“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的演變過程。但是,何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對“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的多種情形均作出了規定,但是,遺憾的是,該司法解釋卻沒有規定勞動者請求用人工傷待遇的情形。
因此,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法律及司法解釋都沒有對勞動者請求工傷待遇的仲裁時效起算點問題做出明確的規定,然而,事實上,勞動者請求工傷待遇的特殊情形有很多種,立法或司法機關有必要對此予以明確。下面談談筆者對勞動者請求工傷待遇仲裁時效起算點的幾種看法。
二、勞動者請求工傷待遇的幾種情形及仲裁時效起算點
情形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工傷及傷殘等級均沒有異議,且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在工傷醫療期后要求解除雙方勞動合同:
相信此種情形仲裁時效的起算點應無爭議,對于勞動者請求工傷待遇的,仲裁時效應從其治療終結之日或傷殘等級評定之日起算:對此,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指導意見》(粵高法發[2002]21號)中也做出明確規定:“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待遇的,應從其治療終結之日或傷殘等級評定之日起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造成他人死亡精神損失賠償最高多少
2021-01-19協商解除合同是否要通知
2021-01-19給患兒注射過期藥該如何
2021-01-04公證催收債權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2021-01-30寫字樓買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0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家庭冷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1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