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如何起訴離婚的法院管轄問題
如鄭某和徐某在甲地結婚,后鄭某到乙地居住。現鄭某欲離婚,但無法聯系到徐某。乙地法院不予受理,理由是無法通知徐某,要求鄭某向婚姻登記地法院起訴,但徐某離開甲地已經一年多,鄭某無法找到他。那么,鄭某應如何起訴離婚?
根據《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徐某離開住所地已超過了一年,因此鄭某住所地人民法院有權管轄。起訴后,如果仍找不到徐某,鄭某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公告送達起訴書。如果徐某不應訴,法院據此可以缺席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2、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2007年修正):第84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第130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二、關于一方下落不明滿兩年,另一方是否可以直接起訴離婚問題
如張某和楊某結婚后,張某下落不明已二年,楊某獨自撫養著孩子,為了盡快結束這場不幸的婚姻,楊某不打算按照先宣告失蹤或死亡后提起離婚的方式,而希望按照直接起訴的方式解除婚姻關系。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一般公民夫婦間一方沒有音訊另一方申請離婚的處理問題的批復》規定:“從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與家庭斷絕通訊關系已滿兩年的,經人民法院查證屬實,可判決離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認定夫妻之間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準予離婚:……12、一方下落不明滿二年,對方起訴離婚,經公告查找確無下落的。”
(2)被告離家出走之前,原、被告感情確已徹底破裂。原、被告婚前缺乏了解,雙方性格差異較大,導致婚后亦無建立起真正的夫妻感情。正是原、被告夫妻感情已徹底破裂,無和好的可能,被告才離家出走,使原告
獨自一人撫養子女,支撐整個家庭。被告離家出走無音訊至今,也證明了原、被告感情已徹底破裂,無和好的可能。
綜上,原、被告雙方感情已徹底破裂,經公告查找確無下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應當依法判決原、被告離婚。
三、關于結婚時外地一方戶口未遷入且外地配偶一方外出不歸起訴離婚問題
夫妻雙方因戶籍不一致,即結婚時外地一方戶口未遷入,之后發生感情糾紛,外地一方當事人出走不歸且下落不明,本地一方作為原告向本地法院起訴離婚時,涉及到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轄的離婚案件:(1)《民事訴訟法》第32條規定的被告下落不明;(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定:“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意見》第4條規定:“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那么,既然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原告若要在其本地法院起訴,是否需要原告向法院提供被告(外地一方)離開其戶籍地一年以上或下落不明的證明材料?另外,審判實務中,原告以被告下落不明為由起訴離婚,當地法院雖然依法進行公告送達,但被告實際尚在其原戶籍地,并不知道法院公告,即在全然不知原告起訴離婚的情況下,法院將其婚姻解除。
要解決以上問題,首先要厘清《意見》第12條的真正含義,“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既非指離開他們結婚后實際居住的地方,也不是指出走后實際離開其戶籍地,而是從雙方結婚時,如外地配偶與本地一方結婚并同居生活,在戶口未遷入本地的情況下,外地一方自然就視為離開了其住所地,只要有證據證明外地一方當事人在本地結婚生活超過一年的事實,本地當事人就可以向本地法院起訴離婚,這與外地一方當事人(被告)是否下落不明沒有關系,只有如此理解才能解決以上類型的離婚問題,也只能如此理解,才符合《意見》第12條的真實含義。
四、關于與下落不明(失蹤)的配偶離婚相關程序問題
有的夫妻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夫妻發生爭執后離家出走去向不明的,另外一方想要和其離婚的,是去民政部門獨自登記離婚還是去法院起訴離婚?去法院起訴離婚,法院是否會支持原告的離婚請求?訴訟離婚前是否需要宣告失蹤?
1、和失蹤人離婚只能通過法院判決的方式,而不可能采用協議離婚方式。協議離婚是夫妻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協商終止婚姻關系,雙方共同去民政部門登記離婚,因為婚姻的一方下落不明,所以不能采用協議離婚的方式。一般來說離婚案件的當事人必須到庭,但是下落不明的被告因缺席開庭,所以法院還是可以判決離婚的。
2、離婚之前是否必須先宣告失蹤?宣告公民下落不明,屬于特別程序的案件,只有一審,而與下落不明人離婚,屬于普通民事案件,可能有兩審終審。宣告失蹤的案件只能由法院判決。依據《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1條規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訴至人民法院,只要求離婚,不申請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蹤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達訴訟文書。”
3、該去哪個法院起訴與失蹤的配偶離婚?《民事訴訟法》第23條第2項規定: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當然,也可以在被告失蹤前的最后居住地的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4、提起離婚后,法院是否會判決離婚?配偶下落不明的離婚訴訟分為:(1)“下落不明不足兩年”和(2)“下落不明滿兩年或兩年以上”兩種。對于第一種情況,由法院查明事實后,作出是否判決離婚的決定,一般來說被告不出庭,法院判決離婚的可能性比較小,原告可以在第一次訴訟后滿6個月再次提起離婚訴訟,此時基本都能判決離婚。對于第二種情況,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2條:“一方下落不明滿二年,對方起訴離婚,經公告查找確無下落的”,和《婚姻法》第32條第3款規定:“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5、配偶下落不明滿4年的,是否還需要提離婚訴訟?這種情況可以直接到法院提起宣告死亡的訴訟,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下落不明人死亡后,婚姻關系在宣告之日起視為解除,申請人可持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前往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再次結婚手續。并且可以合法地繼承被宣告人的遺產。當然,如果日后被宣告死亡的人沒有死亡的,其繼承的遺產應當要返還,但其原有的婚姻關系是不能再復效的,也就是說再婚人的婚姻關系仍然合法有效。
五、關于認定當事人下落不明的證明責任問題
何為“下落不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6條規定:下落不明——是指公民離開最后住所地沒有音訊的情況。但在審判實踐中,如何認定一方當事人下落不明,其證明責任由誰舉證?
1、關于當事人下落不明的證明主體問題。由于一方當事人下落不明,在法院公告送達法律文書和缺席審理的情況下,該方當事人事實上喪失了答辯權、舉證權、質證權、反訴權、上訴權等訴訟權利,那么,證明當事人下落不明的責任,究竟需要哪些證據材料呢?下列機關和個人均可出具相關證明:(1)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據當事人的申請,以特別程序作出的宣告公民失蹤的生效判決書,是證明當事人下落不明的最有力證據。(2)公安機關——在我國,公安機關是公民戶籍管理的法定部門,所以,由公安機關出具當事人下落不明的證明,也最具證明效力。一般情況下,應由當事人的住所地,即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出具證明。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當今外出務工、生活、學習的情況也相當普遍,流動人口激增,如果當事人的最后經常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即在人戶分離的情況,其經常居住地的公安機關做為流動人口的法定管理部門,其出具的證明材料同樣也應具有證明效力。(3)村(居)委會——無庸置疑,我國現階段仍然是一個熟人社會,同村鄉親、街坊四鄰彼此熟知,相互了解,而當地的村(居)委會做為村(居)民自治組織,在對自己成員基本情況的把握上,相對于公安機關及其他任何組織來說,更具優勢。所以,由下落不明一方當事人所在的村(居)委會出具證明,也最具真實性。(4)當事人近親屬的證明——正常情況下,當事人的去向,其近親屬了如指掌。如果連其父母、妻兒都不知他的下落,人民法院窮盡了其他送達方式無果的情況下,認定其下落不明,又有什么不可呢?所以,因當事人下落不明,其近親屬出具的證明,最具真實性,最具可靠性。(5)法院專遞回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第1條第(二)項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對于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國家郵政機構不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所以,在我們采用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法律文書時,因受送達人下落不明,郵件被國家郵政機構退回時,退回的理由一定會清清楚楚地記載在回執上,我們將回執做為認定當事人下落不明的補強證據,也未償不可。
2、關于因當事人下落不明的證明責任的法律幫助問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原告主張對方當事人下落不明的,應提供相關材料,證明對方當事人確已離開住所、不知下落、他人無法代收或轉交法律文書。如果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上述有關證據材料,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17條的規定,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是否下落不明,應屬于與實體爭議無關的程序事項,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15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職權調查。但絕不能以原告不能提供被告準確的送達地址,而以被告不明確為由裁定駁回原告起訴。關于法人(經營者)下落不明的認定問題,不適用上述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面積不應該計入公攤面積
2021-02-11反擔保抵押物怎樣進行財產保險
2020-12-03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車禍臉上二級傷殘賠多少錢
2020-11-19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拆遷過程中,什么情況下拆遷戶可以提起聽證
2020-11-12拆房補償標準的內容
2021-03-06